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这些新职业正在守护健康
文章字数:1348
  1、职业陪诊员:做病人的“临时家属”
  2021年,26岁女孩当医院陪诊的新闻,让“医院陪诊”这一个职业走入公众的视野。做医院陪诊都需要什么条件呢?笔者此前咨询了多家陪诊机构,目前从事陪诊职业的有护士、健康管理师及普通人。“陪诊”,官方被定义为“社群健康助理员”,作为一个新职业,在2020年已经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写入职业分类。
   2、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读懂”老人健康需求
  2021年3月,一位23岁女孩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考取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相关资格证;同年6月,她进入了老年公寓就职,成为了专业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作为一名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她们需要整日与老人为伴,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的护理方式。
  3、老年上门助浴师:让老人舒服且有尊严
  2021年,助浴服务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出生于1994年的助浴师晏杨俊祺,每次帮老人洗澡前准备充气浴槽、水管、塑料套、中药包、搓澡巾、温度计等,每次他总会想起把他带大的姥姥、姥爷——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着许多像晏杨俊祺这样的年轻人,成为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守护者。
  4、呼吸治疗师:重症监护室里的新职业
  呼吸治疗师,既非医生,也非护士。2020年2月,这一职业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他们的存在对病人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医治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外在的设施设备帮助病患渡过困难期尤为重要,因此,专职的呼吸治疗师已经成长为一个迫切需要的职业。
  5、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新生儿的“命运质检员”
  2020年,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成为新职业,并被称为新生儿人生起点的“命运质检员”。正在参与相关课程培训的“95后”技师王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若能够在孩子出生之前发现异常并及时解决问题,无论对家庭、对个人都有好处,同时也减轻了社会的负担。”
   6、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让功能障碍者重获尊严
  “当一个常年在床上生活的孩子,借助我做的产品能够坐起来,平视地看黑板上课时,心里特别满足。”今年31岁的邱睿铮从事康复辅助技术工作已经6年,共帮助了2000多位功能障碍者。在他看来,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不仅要掌握医学、工学、力学等知识,熟悉各类康复辅助技术产品的特点,更要有一颗关爱功能障碍者的爱心。
  7、社区网格员:4年写20万字民情笔记
  江苏淮安的纪凤兰是洪泽高良涧街道的一名基层网格员,四年时间,她写下了十多本共计约20万字的民情笔记。每本笔记都密密麻麻地记录了日常工作中接到的各类求助事件和自己的工作心得。纪凤兰说,写笔记是担心有时候忙会忘记遇到的问题,自己是农民出身,会写他们的喜怒哀乐,会为他们的开心而笑。
  8、剥虾师:6年年均吃4吨小龙虾
  江西彭泽,工作于小龙虾工厂的金先生,做品虾师6年,年均吃4吨小龙虾。金先生说这些年品鉴过40多种口味的小龙虾,特殊口味包括芥末味、陈皮味、玫瑰味、槟榔味等,通过品尝各种口味的小龙虾,对符合大众口味的产品提供销售意见。
   9、水果测糖师:让消费者吃到高品质水果
  随着阳光玫瑰在线上热销,在各环节标准化、提质增效的同时,催生出一批“测糖师”等新职业。95后云南大理小伙大学毕业后回村,坚持给阳光玫瑰葡萄“测糖”,日测葡萄2000串。帮助果农销售阳光玫瑰,成为农民“致富好帮手”。他表示,糖度达到16以上,此时可以闻到“浓郁而清甜的玫瑰香气”时,才放到网上售卖。 (李爽)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