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老有所为积极作为 助推三大战略实施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我省老科技工作者中引发强烈反响。近日,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举办了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笔谈会,现将部分与会老科技工作者的发言摘编发表。
文章字数:5438
  省老科协副秘书长朱永乐: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老科技工作者长期奋斗在科技、教育、卫生、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各个行业中属于专家级人物,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为自己所在的行业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老科技工作者要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科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合肥市老科协会长朱德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非常能感受到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我一直致力于西藏和青海的藏绵羊的改良,也是利用新的品种通过杂交使藏绵羊的生长速度、个体重量和肉质显著提高,不仅增加了牧民的收入,还节约了饲草料,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事实证明,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是乡村产业振兴、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安庆市老科协会长邬俊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老科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老科协要紧密结合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一是开展决策咨询。围绕我市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所需,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开展调研和建言献策活动。二是普及科学知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专业特长,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重点做好青少年和老年科普宣传教育,为提高公民素质做出贡献。三是服务乡村振兴。认真做好农业示范点工作,大力推广项目成果,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结合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铜陵市老科协副会长苏平: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大政方针,是奋进新征程、开创新伟业的政治宣言,是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作为基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要主动作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地方科技创新、科技发展的大潮中再立新功。大力宣传科学思想,努力提高社会各层面的科技创新意识,讲好科技创新的故事。要发挥余热,努力为企业做好科技服务。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深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在企业中传播科技创新的经验和做法,宣传科技创新的典型成效,扎实有效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省老科协农业分会副会长健乐老年大学校长李静:健乐老年大学承担安徽省老科协科普大讲堂以及老年科技大学的服务工作。健乐老年大学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在老有所学的兴趣课程设立中,增加科普教育和科普讲堂的比重,让老科技工作者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通过各个专题讲座,主题报告的形式,让学习,科技为智慧助老,科学养老赋能。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省老科协支持关心和帮助下,努力把新时代的老年科技科普宣传工作做得更好,把老年科技大学的开办工作做好!

  省老科协中铁四局分会副会长李建平:科技创新是新时代企业生存之本。中铁四局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坚持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作为全局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大项目为依托,锚定科技兴企战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聚力攻克了一大批技术壁垒,创造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扶持、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助力企业成为国家不同时期基建领域科技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引领者。

  省老科协农科分会副会长张长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一要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应根据安徽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瞄准高技术前沿,重点搞好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研发,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二要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研发、组装配套、推广。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其技术形态往往需要多种技术的组装配套才能取得更好效益。三要重视多元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农科教结合,政府统筹,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科研、教学和农机推广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增加投入,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

  省老科协安农大分会副会长赵国荣:科技创新在农业上的应用不胜枚举:在我省大面积良种良法的专用小麦,取得亩产600公斤的好收成。“精控播种、精准管理、精确肥水”的长穗大粒水稻在高温大旱之年,仍然取得亩产650公斤喜人成绩。这些成就的取得,就是农技人员运用科技创新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更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用实际行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省老科协卫生分会副会长吴德祥:卫生健康领域的科研工作还要继续保持加速度,卫生系统老科技工作者也应该老骥伏枥,迎头赶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医学科技创新“加了油”“添了柴”“点了火”,我们就要始终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技惠民、科技利民、科技富民,确保科技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人民安全、惠及人民生活、促进人民发展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省老科协气象分会副会长周倍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在基础性、战略性的领域加强科技创新,扎实打好强国基础。气象科技工作者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立足于气象工作更好服务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突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任务,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以更高标准加快推进安徽气象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气象支撑保障。

  和县老科协朱国缤: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描绘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为老科协一员,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充分发挥老科协宣讲团的作用,深入基层学校,作科技创新宣讲报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宣讲科技创新故事,为学生今后成长,埋下创新种子。

  和县老科协赵雄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真正实行“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我国粮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省老科协铁路分会理事潘伟民:党的二十大报告为铁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广大铁路科技工作者将心系“国之大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铁路科技创新领军企业的作用,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凝聚“奋勇向前”的磅礴伟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出自主创新,努力实现高水平铁路科技自立自强,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铁动力”,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交通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省老科协合肥研究院分会顾问、教授级高工伍先达:我们一定要把二十大报告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结合老科协工作特点,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充分认识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的辩证关系和重大意义,做好科普工作,厚植科技创新的土壤。二是扩大学术交流,扩充创新视野,研讨科技攻关的经验,为高质量科技创新提供有益借鉴。三是加强科技创新的专题调研,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咨询建议。四是带领或投身有关的科技团队,把控或完善相关的技术创新方案,承担能胜任的科技工作。

  省老科协中科大分会汪晓莲教授:退休前我有幸参加了我国首颗空间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有效载荷BGO量能器的研制。悟空号卫星已在轨运行七年,比原定三年寿命延长了一倍多,收集了近百亿空间数据,一批物理成果已先后发表在《自然》、《科学》等学术刊物上。现在我虽然退休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教战线的老兵,仍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科教报国、追求卓越,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涂县老科协常务理事许丛明:作为一名老科协会员,聆听总书记的教导,倍感鼓舞,催人奋进,二十大宏伟蓝图已擘画,下一步就靠真抓实干,一是积极主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宣传好二十大精神;二是围绕“制造业三年倍增计划”进言献策,以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导向,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谱写当涂老科协工作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滁州市老科协秘书长徐宏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三个第一重要论述,强调了科教兴国,人才強国的战略要求,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在科技、人才、创新发展上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老科协拥有一大批退离休的科技人才和技术优势。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为全市的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余热,奉献力量。

  和县老科协钱朝铸: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我认为,一要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企业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和造就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的科技管理专家人才队伍。二要提高研究开发的能力。抓好前沿性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三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科技成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科技创新工作落到实处,才能达到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等奋斗目标。

  黄山市老科协文教专委副主任朱湧:日前,黄山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报告精神与做好老科协工作结合起来,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履行好党委政府赋予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职责和使命,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拾遗补缺,量力而行,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推黄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祁门县老科协秘书长方建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会员、一名退休教师、一名受党多年教育的老同志,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响应党中央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号召,继续为党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发光发热。

  黄山市徽州区老科协办公室主任方利荣:创新引领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创新是一项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和系统工程。作为引领全面创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出发,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服务人民需要。创新不是一种珍藏品,如果束之高阁,再好的创新成果也会消弭于无形。要使创新驱动战略得到有效实施,需要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让机构、人才、资金、项目都充分动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黄山市徽州区老科协汪道胜:二十大开设的“党代表通道”,可谓是一大亮点。“党代表通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我要为开设“党代表通道”叫好!我们从二十大开设的“党代表通道”中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我们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可以去创新!时代在前进,“创新”正当时,只要我们大胆地干、果敢地干、科学地干,前仆后继,不怕失败,我们就一定可以用“创新”创造出人间奇迹,变平凡为不平凡、变不可能为可能,在困难中能打开新局面,在荒漠上可以开辟出新天地!

  省老科协邮电分会理事章志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历史经验,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征程,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提出的科学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教育越来越好,科技越来越强、人才越来越多,定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民族复兴征程上释放磅礴力量。

  省老科协安徽大学分会郑明珍:科技创新应包括三大类:知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下的管理创新。应该说知识(理论)创新也是构成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因此,科技进步和理论发展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指导;理论思维、理论创新发展也必须在科技进步和发展中吸取营养才有生命力。
  二十大报告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武器。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运用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加有力有效地指导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