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生物科学之生物安全学术沙龙举办
文章字数:800
本报讯(安科)10月28日,由生物学杂志社和合肥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办,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医学院等单位承办的“生物科学之生物安全学术沙龙”在合肥市科技馆学术报告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安徽大学党委书记、《生物学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蔡敬民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兼副书记、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生物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程功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报告专家围绕生物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我国生物安全平台建设与发展现状、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风险评估、良好的微生物操作规范、生物安全学科体系的建设和推进等方面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内容丰富、角度多元、涵盖面广,学术沙龙讨论气氛热烈。
报告专家聚焦“广义生物安全”的概念,提出生物安全作为一门学科交叉发展的重要性。围绕这个核心,开展了一些对未知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的研究和指引,以及对当前我国生物安全建设发展的讨论,特别是对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控策略,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防控政策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作了非常深入全面的探讨和指引。报告专家再三强调了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中,新型生物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特别需要生物安全作为一门学科的渗入,来规范生物技术相关研究的行为。
与会专家指出,生物安全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宽口径、跨学科、多领域,除了科研、海关、医药、质检、疾控外,生物安全还可以农业、生态、环保以及地缘政治相结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拓展生物安全的外延和交叉性,需要依托于如微生物学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等各个学术团体,共同引领生物安全标准建设、平台建设、风险评估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帮助政府决策,帮助公众更科学更深刻地了解生物安全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生物安全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超过10000人次在线上观看了学术报告。
报告专家围绕生物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我国生物安全平台建设与发展现状、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风险评估、良好的微生物操作规范、生物安全学科体系的建设和推进等方面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内容丰富、角度多元、涵盖面广,学术沙龙讨论气氛热烈。
报告专家聚焦“广义生物安全”的概念,提出生物安全作为一门学科交叉发展的重要性。围绕这个核心,开展了一些对未知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的研究和指引,以及对当前我国生物安全建设发展的讨论,特别是对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控策略,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防控政策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作了非常深入全面的探讨和指引。报告专家再三强调了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中,新型生物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特别需要生物安全作为一门学科的渗入,来规范生物技术相关研究的行为。
与会专家指出,生物安全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宽口径、跨学科、多领域,除了科研、海关、医药、质检、疾控外,生物安全还可以农业、生态、环保以及地缘政治相结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拓展生物安全的外延和交叉性,需要依托于如微生物学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等各个学术团体,共同引领生物安全标准建设、平台建设、风险评估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帮助政府决策,帮助公众更科学更深刻地了解生物安全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生物安全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超过10000人次在线上观看了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