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科学技术馆:
传播科技力量 彰显科学魅力
阜阳市科学技术馆开展“走进特教学校关爱特殊儿童”主题党日活动。
启迪科学智慧,打开学习之门。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阜阳市科学技术馆自开馆以来,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探索科学传播新形式,打造特色科普新平台,助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该馆以“天地·人·科技”为主题,以“体验寓教于乐,培养科学兴趣;探究发现过程,提高科学素养;展示智慧创造,启迪创新思维”为展览主线,展品展项设置充分体现现代科技馆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创新趋势,设有序厅、科学乐园、智慧创造、我与我家、天地之间五大常设展厅,另有VR/AR体验区、消防展示区和青少年创客活动室,共计268套(台)科普展品。
强化组织建设 提升科普质量
阜阳市科学技术馆党支部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2018年,阜阳市科学技术馆党支部成为全市第一批标准化规范化五星级基层党组织,以主题党日为载体,科技馆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力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馆曾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到阜阳市史志馆,重温百年来阜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牺牲奉献、奋发图强的宏伟革命历程;来到规划馆,深入了解阜阳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和未来的远景规划;深入特教学校,为特殊群体奉献爱心。
提升品牌建设 提高科普水平
创新是科普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方式,为此,阜阳市科学技术馆聚力品牌建设,建立“党员先锋岗”,积极打造“科普展教馆心为民”党建品牌,努力用“红色引擎”有效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倾力把科技馆打造成一张具有阜阳特色、惠及阜城的科普名片;策划举办“学习百年党史诵读红色经典”暨读书月诵读、“书韵飘香阅读人生”“科学家的故事”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厚植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更好服务科学普及,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能力。
开馆以来,科技馆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创新工作方式,瞄准“让科学更有趣”的目标,开设“创客教室”“科创夏令营”等主题鲜明的科普课堂,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动手、动脑、创新思维、分享协作能力;拍摄展品讲解视频,发布线上“优优课堂”,让观众从线上近距离了解科学知识,提供普惠共享的特色科普服务,搭建起公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打造沉浸式科普场所;利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国庆节”“中秋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增强牵引合力 提振科普实力
秉承着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服务原则,阜阳市科学技术馆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强化作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用心用情服务好全市群众的科普需求。2021年,该馆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主动下沉基层,积极开展各类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将科普资源送到偏远学校;开展“农村少儿爱科学”展教活动,为全市广大中小学生送去科普“精神大餐”。为助推“双减”,市科技馆同阜阳师范大学科普传播专业建立合作关系,与颍东和谐路小学成为“馆校”科普共建单位,提供“馆校”科普志愿服务。为有效提升服务能力,该馆组织人员落实“三比”活动要求,积极开展技能大练兵,开发展品深度讲解课程;顺应青少年心理特点和科普需求,承办市级青少年科技竞赛,组织“百校万生进科技馆”“红领巾讲解员”“我心目中的科技馆”等科学实践活动。
目前,阜阳市科学技术馆参观人数已近30万人次,拍摄科普视频53个,提供科技志愿活动300多场,获评安徽省科普示范基地、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阜阳市第六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阜阳市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等称号。
下一步,阜阳市科学技术馆将持续开展“科普展教馆心为民”品牌建设,坚持线上线下同发力,强化责任担当,创新科教活动,在育强本领上下功夫,力争打造“理念先进、国内一流、时代特征、阜阳特色”的科普教育新高地。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李伟)
瓦大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
沉浸体验 拥抱科技农业
周边学生群体来到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来到位于阜阳市颍东区的瓦大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这里的植物蔬果纷纷“披”上了科技的“外衣”,先进的培育技术让人耳目一新,奇特的农业种子让人充满好奇,丰富的果蔬种类让人目不暇接……瓦大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园区内部资源,建设以现代
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纽带,以旅游为特色,以乐活为目标的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以农业科普教育、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教育为基础、以实践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将科教活动与实践深度结合,让游客们感受现代农业科技力量,体验“沉浸式”科普带来的无限魅力。
聚力科普惠民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科技兴农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瓦大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向周边农民群众推广普及科学技术,近5年时间里,通过新品种引进、标准化种植、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发展高效设施现代设施农业。该基地的蔬菜种植模式是目前阜阳市现阶段最高效、最能增收的种植模式,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基地组织接待了青少年学生、教职员工8000多人次,培训28场次4800人次,开展普法图板展20次,举办科普、普法视频宣传活动16场次。
此外,基地创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示范与带动相结合,推广与农户相结合,模式与效益相结合的建设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同时组织实施了良种引进推广工程、无土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绿色种植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及农业物联网技术等,加强当地农业发展的“造血能力”,不仅富了农民的“钱袋”,还富了农民的“脑袋”。
拓展科教资源打造“自然课堂”
种子育苗区、果蔬种植区、农业科技观摩区、农事体验区、拓展训练区……瓦大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精心布局园区资源,开设了农业劳动体验、果蔬采摘体验、农耕文化研学、田间学生课堂、青少年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的精品课程,基地内有各种农业生产设施大棚、生产科技装备,并设有景观、产品标识标牌,农耕文化和普法教育宣传牌等研学设施,同时配备了专业的专兼职老师、辅导员、项目专员和安全员。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与果蔬种子亲切互动,同科教老师积极交流,在快乐中学习农业知识,在体验实践中获得成长,3年来基地接待中小学、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学以及社会各界等各类人员5万多人次,安全事故零发生。
为了进一步提升科教水平、拓展科教资源,在市、区科协和科技部门的领导下,基地完善由公司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组织协调推进机制;加强自身建设、技术交流、信息服务,开展培训咨询,提高农场工人和农户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认识;加强瓦大蔬菜基地建设,依托瓦大公司现有5个蔬菜标准化基地为基础,继续稳步加大标准化基地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硬件设施,添置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设备,建立网上营销平台;加强科普宣传志愿者队伍素质建设,培养科技网络人才队伍,实行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管理,搞好小班技术培训和种植实用技术的推广,进一步加大优良番茄品种推广,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科技知识,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扩大与各级科研所和大专院校和技术协会的相互合作,在交流中推动基地科教创新。
辛勤劳动,换来累累硕果,瓦大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先后被评为2017年度农民田间学校、2018年度阜阳市青少年实践体验教育基地、2018年度颍东区青少年法治实践基地、2019年度阜阳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度颍东区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基地。
下一步,瓦大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将聚力打造一个具有农业生产、试验示范、科普研发、教育培训、旅游观光、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集科技、文化、休闲、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标杆和典范。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