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山水札记(组章)
文章字数:1967
  安徽·汪远定
  
  五丰的云,清浅、洁白、淡雅、纯粹而缥缈,如天成的画卷,徐徐打开诗意丰赡的美丽江南。
  五丰之名,让人欢喜。
  这是一代代农人对丰收的向往,更是寄寓了当地人民美好生活的祈愿。五丰地处五城镇西部,颜公河上游,与红坑源、岩溪、古林、上岩、星洲、长干、小贺、五城、龙湾、月潭、双龙、阳台、西田相邻,她与周边的村落交相辉映,如一颗颗珍珠,以新安江正源率水为线,串连成天然的山水画卷,而这般精致清雅的风景是绝美的新安山居图。
  一方水土一方人,五丰村是乡民倚靠这片土地而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
  五丰。五丰。她质朴端庄,不加修饰的素颜之美,宛若环绕村庄的颜公河,静谧安详,怀抱着山水和人家,枕着清风入眠。在澄澈的颜公河畔,两座古色古香的亭子——五丰亭、高仓亭,像两个英俊的少年,守护着这片美丽的乡村。
  我们驻足五丰亭,邂逅了一场青山绿水的盛宴。
  微风徐来,颜公河的碧水轻柔,水面如镜,铺排着徽州无尽绵延的秋色。
   二
  黄村,一个不得不去的徽州古村落。
  黄村,深处群山环抱,却也是闻名遐迩的教育之村。黄村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和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都曾到这里,“知君所学随所进,许我重游到皖南”“桃李争辉”即是他们了解黄村小学办学特色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欣然题词留下馨香的翰墨,迄今传为佳话。
  黄村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880年,迄今已有114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文脉绵延,据说从这里走出黄福、黄金台等12位文武进士,素有“进士村”的美誉,而且现当代名人辈出,诸如书法家黄协民、工程师黄锡恺、语言学家黄起文等,黄村黄氏因此享誉江南。
  黄村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美丽乡村的倩丽容颜在村民的精心呵护下绽放。每天清晨,村民们自觉地把家中前日的垃圾拾掇起来,打包放进村口的垃圾收集池内;傍晚又来到村广场参加村民们自发开展的文体活动。村民还成立了黄村道路维护队,其出发点正是为了保护好村内的石板路,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道路安全。村民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千年古村的盎然生机与美丽身影。
  黄村历千年而愈加充满魅力,她是古徽州文化和新时代相融的华章。从这个小小的山村可以想见,当时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这方灵秀的土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
  
  万新村,拥有多块金字招牌,万安老街、古城岩、万安罗盘、休宁中学……随便那一个都光芒万丈,令人赞叹不已!
  万新之万乃万世万安,万安自古便是徽州重镇。
  漫步万安老街,行走水蓝桥,悠悠往事,浮现眼前。一札札新安竹简和篆书浮出水面,光影模糊而又清楚。古城岩下,浮动的悠悠水蓝桥,漫漫行知路。
  万安风水好,罗盘世代传。在千年古镇的地标上,屹立着一方罗盘。如镇宅之宝,它把厚厚的历史封存于细小。太极八卦,指针的方向,寓意深远。万安罗盘在一代代匠人的接力中传承。他们不以制作罗盘为生,却以之为挚友,将志趣和精气神融于方寸之间,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精深与堪舆罗盘工艺的精湛。
  从一本文集里翻开百年名校休宁中学,我轻轻叩开“斯文正脉”的记忆阀门,深深缅怀一位一百多年前创办一所名校的徽州乡贤。他在徽州教育史上举足轻重,他是中华百年名校休宁中学的创办人——胡晋接先生,他接续还古书院的文脉,建省立五师,后更名省立二师、省立二中,建“斯文正脉”堂。他把育人放在最前头,以救亡和启蒙的姿态高蹈一个书生的情怀,新安大好河山在新文化的感召下,孕育出不胜枚举的鲜艳的花朵。
  
  在双桥,依稀可见“歙县两西南,抵不上休宁一商山”的富贵身影;在双桥,兰水河潺潺东流,名士如林,走出了与“眉山三苏”齐名的“江东二吴”,即吴俯、吴儆。吴氏兄弟乃宋代大儒、理学家、词人。这里培育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商山书院亦是名流荟萃,书香鸟语,律动着生活富裕与精神富足的双重叠响。
  在双桥,清代著名学者戴东原墓静静地靠在小山坡上。碑铭,栏杆,青石,苔藓,沟壑处仿佛时光在流,如此亲民爱民的平民思想家、哲学家,谦和笃定的姿态像小草、小坡、小溪,轻轻打开春风和山鸟的歌喉。
  在双桥,孙起孟、吴象皆生长于斯。“孙起孟故居”作为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孙起孟先生深邃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座典型的徽派建筑里,我们从一组老照片里,看到了孙老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位国家主要领导人之间的肝胆相照,看到孙老在民建中央主席任上积极带领民建会员参政议政,在中国政治协商和统一战线前进的道路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踏进孙起孟先生度过童年的一幢老宅,一种莫名的力量在心间涌动。他故居门前的老街、古井,好像还保存着一丝“富庶”的痕迹,可以想象昔日的商山是一派何其繁盛富裕的景象。


  作者简介:汪远定,安徽休宁人,安徽省作协会员、黄山市作协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人民文学》《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诗歌月刊》等期刊,出版《赵朴初书法精神探论》(合著)、《山水之遇》等,曾获《人民文学》征文奖、黄山市文学艺术奖。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