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2022年安徽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文章字数:2984
  邓稼先生平陈列馆:

  寻红色印记 弘扬英烈精神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周边群众来馆参观。


  为了国家科学事业的进步,他飘洋过海,潜心学习,忍受病痛折磨,以身报国;为了祖国核事业的发展,从1958年至1986年,他隐姓埋名,潜心科研,把美好青春奉献给国家,他就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伟大的无产阶级科技工作者、“两弹元勋”——邓稼先。邓稼先去世前曾对着车水马龙的长安街问道“30年后,人们会记得我们吗?”记得,我们当然记得,在邓稼先的故乡安庆市怀宁县就有一座承载着这位伟人光荣事迹和爱国精神的邓稼先生平陈列馆。
  精心策划 用“活”现有资源
  邓稼先生平陈列馆主体建筑面积993.5㎡,展陈面积850㎡,主要分为主展厅、临展厅、办公区和报告厅四部分。主展厅《邓稼先生平陈列展》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邓稼先精神为主导,以邓稼先的一生为展陈脉络,结合邓稼先手稿、论文、物品、证书、照片等珍贵藏品,运用实物、模型、场景、互动多媒体等展示手段,重点展示邓稼先作为“两弹元勋”的历史贡献,同时适当表现其生活、志趣、品格等,让游客在了解邓稼先卓越贡献的同时,感受他对国家民族深沉的情感以及高尚的人格。
  作为一座以纪念邓稼先为主的科普场馆,馆内围绕邓稼先的生平经历以及成为科学家的心路历程,精心策划了少年壮志多峥嵘、雄心伴我作远游、许身国威壮河山、初心不改有斯人四个主题展厅,从点到面,全方位地向来馆游客介绍这位核物理学家。从出身“书香世家”立志学科学到辗转各地艰难求学,再到无私奉献立志报国……展厅内,除了详细的图文材料,同时还配有邓稼先专题纪录片及生平重要语录;珍贵展品有邓稼先接受表彰的重要图片以及两弹一星勋章、证书(复制件)等。游客们在参观学习的同时仿佛被带入到当时那个艰苦的年代,感受邓稼先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之共情。
   聚力创新 办好科普活动
  邓稼先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些在先辈身上熠熠生辉的优秀品质应该得到颂扬,更应得到传承。在2021年7月29日,邓稼先先生逝世35周年当天,邓稼先陈列馆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强国有我科学报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35周年纪念活动。在陈列馆门前,怀宁县的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纷纷向邓稼先雕像献花,诵读“两弹一星”精神。著名黄梅戏演员吴美莲、刘国平,也在邓稼先生平陈列馆前广场,表演黄梅戏《邓稼先》选段,通过一系列纪念缅怀活动,表达对邓稼先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同时,为进一步强化邓稼先生平陈列馆科普教育阵地作用,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陈列馆面向广大青少年群体,创新活动形式,积极联合县内各中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结合陈列馆特色,在相关科学家诞辰纪念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家精神主题研学活动,全年共开展主题研学活动10余场,拉近了陈列馆与未成年人的距离,充分发挥了陈列馆作为“第二课堂”的社会教育功能,一件件珍贵展品,一桩桩感人事迹,承载着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呈现了历久弥新的红色基因,将引导青少年更好地树立红色理想,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各类社会群体,陈列馆创新服务载体,与怀宁县老年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成立老年大学学员参观实践基地,为怀宁县文化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自2021年建馆以来,陈列馆积极联合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年共开展相关活动20余场,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
  时代不会忘记伟人,人民更不会忘记这些最美奋斗者,下一步,邓稼先生平陈列馆将进一步发挥社会教育、科普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功能,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多方力量,通过开展馆际交流、馆校共建、社会教育、专题讲座、研学旅行等活动,进一步传承、弘扬和践行“两弹一星”精神、“邓稼先精神”,让邓稼先生平陈列馆成为培育正确理想信念,增强爱党爱国情感的重要场所。


  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院士中心:

  激励奋进力量 筑牢科学根基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学生群体来中心参观。


  由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合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18年共建的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院士中心,收藏着记载我国无数科学家、名人志士的珍贵展品,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座装修精美的场馆内,记录着我国科学家们创造出来的辉煌成就,这里既是承载着先辈光辉的重要基地,同样也是后辈青年前来学习科学家精神的宝贵的社会课堂。
   设施完善 内容丰富
  作为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的科教基地,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院士中心总占地面积1620㎡,设有院士风采展厅、院士书屋、院士报告厅、院士办公室、技术创新研究院、成果转化及业务洽谈室等,设施功能完备、运转良好,安全指示标识清晰,可以满足观众增量和活动增量的需求。其中占地600㎡的独立院士风采展厅,以图文结合实物等多媒体的方式对外展览展示;院士报告厅共300㎡,配备了桌椅、音响、电子大屏,满足自主开展活动需要,可容纳100人左右的活动开展;院士书屋共114㎡,桌椅配备齐全,可开展小型读书分享会,书屋内珍藏了132位院士的专著和文献资料、手稿、题字和政治经济、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图书近3000册。
  邓稼先、程开甲、任新民……中心内详细展陈了皖籍,在皖工作,曾经在皖工作,与皖有科研、学术、项目协作关系的233位两院院士的简介、重要科研成果、成长励志感人事迹、对安徽省经济和科技等作出重大贡献的专著和影像资料以及作品实物。“领导关怀”“皖藉院士分布”“名人展示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作品和模型”以及电子影像等板块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同时,为确保展厅展示资料更新的及时性、准确性,基地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时增补、更新院士资料,不断充实完善展厅内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书籍、实物模型等,并配有专职讲解人员2名,兼职4名,定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确保讲解内容到位,提升基地科教水平。
  正是这些无数爱国科学家,燃烧着自己,为祖国发展倾入新鲜血液,一同撑起了华夏脊梁,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人科学家以图文、视频等方式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时候,他们的光辉形象又再次在人们眼前“鲜活”起来,丰富的科教资源也吸引了省内外无数学者、企业家以及青少年学生来馆参观学习。
   寓教于乐 重在科普
  除了承载着厚重的科学家精神底蕴,该中心也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创新活动形式,致力于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教新高地。2018年以来,共举办了4届院士高峰论坛,邀请100位院士出席,线上线下覆盖人数近52万人次;10期科学科普院士大讲堂,近700人参加;2次长三角院士企业科技成果展,面向全社会开放2-3天,参观人数众多;2次科普展,主要面向青少年;2次向科学家致敬活动,参与人数1500余人;2次中小学生研学游以及院士风采展厅参观学习,累计1万余人次。
  此外,该中心充分用活、用足新媒体资源,抓住科技周等活动契机,建立健全长效宣传教育机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依托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和《院士专家通讯》《科学家企业家》期刊等开设专栏讲好科学家的故事。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在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拼搏进取,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院士中心将继续肩负起科教重任,创新更优资源共享机制、创办更多科学宣教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向往科学、追求科学、崇尚科学,使之成为具有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双重功能的基地。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