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病从口入——“吃进去”的消化系统疾病
文章字数:3040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物质资源逐渐发达的今天,我们老百姓对于“吃”这件事也是越发重视。但是你是否知道,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可能也在破坏我们的身体呢?而这些“吃出来”的症状,就是我们所说的“消化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我国胃癌和肝癌的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分别为第二位和第三位,近年大肠癌,胰腺癌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如何预防与治疗及护理要点。
   一、胆石症
  什么是胆石症?胆囊和胆管统称为胆道系统,在胆道系统内形成结石被称为胆石症又称胆结石,是指胆囊和(或)胆管产生结石的一种疾病,属于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结石反复刺激可以引起炎症及胆道梗阻,从而出现腹痛、发烧、黄疸、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为什么会长胆结石? 胆结石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当属饮食因素。正常情况下,人体肝脏会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等物质消化,在不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影响下,可能引起胆汁分泌紊乱、胆汁成分改变等情况,胆汁内有结晶析出,结石就这样形成了。
  胆结石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首先,胆结石的存在可能会引起极为不适的疼痛,即胆绞痛。胆结石患者常常突发右上腹剧痛,且多发生于饱餐、进食油腻的食物后、睡眠时。疼痛发作的间歇期可为数天、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对我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其次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作为消化器官的一员,胆结石也会影响患者的胃。胆绞痛在呕吐后常有一定程度的减轻,而且呕吐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很长。最后是畏寒、发热、黄疸等症状。约75%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发作胆绞痛后,会并发胆道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寒战与高热;而约70%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上腹绞痛、寒战高热后的一天内即可出现黄疸,常伴有皮肤瘙痒。
  如何治疗胆结石?目前对于胆结石的治疗首选是手术积极治疗,药物治疗作用不强且治标不治本,所以选择手术切除才是胆囊结石主要外科治疗方法。胆囊切除后,胆管可代偿性扩大,不会在失去胆囊后就完全失去其消化能力,故切除胆囊后对患者正常生活影响不大。现在临床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
  胆结石的预防 胆结石的患病机率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需要一些先决条件,而其中一些条件是我们可以避免的,例如少摄入胆固醇大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鸡蛋、巧克力;少摄入高油脂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切忌暴饮暴食,防止胆囊剧烈收缩导致绞痛的发生。
  二、急性胰腺炎
  什么是急性胰腺炎?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会使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胰腺作为我们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是会被自己分泌的消化液给消化掉的,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行为,就是急性胰腺炎发作的基本原理。
  急性胰腺炎对身体有哪些危害?1、重症患者常出现休克症状,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其原因有多种,如由于胰液外溢,消化自身组织胰腺及腹腔内出血,组织坏死,人体其他组织分解引起的机体中毒等。2、胰液消化自身组织引起腹痛,常位于中上腹部;常突然发作于大量饮酒或饱餐后,程度不一,轻者为钝痛,重者多呈持续性绞痛。3、多数患者起病即呕吐胃内容物,甚至呕吐胆汁,吐后腹痛并不缓解。4、因为患者大量呕吐,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频繁呕吐者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胰腺炎常伴有一系列代谢性中毒症状。
  如何治疗急性胰腺炎?
  1、一般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初期,轻型胰腺炎及尚无感染的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如禁食、鼻胃管减压,补充体液,防治休克,解痉止痛,抑制胰腺分等对症治疗,既可缓解患者的病情与痛苦,并预防疾病恶性发展。
  2、手术治疗 对于胰腺脓肿,胰腺坏死合并感染等急性胰腺炎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在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后会实施手术治疗。对胰液进行引流,或者去除堵塞胆道胰道的结石等异物。可有显著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危害。
  急性胰腺炎的预防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但是和患者的暴饮暴食脱不开关系。我们的身体好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很多人认为自己还年轻,不多加珍惜,就是这样的侥幸心理给了胰腺炎发作的可乘之机,这样的暴饮暴食又何尝不是像自己消化自己的胰腺一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三、消化性溃疡病
  什么是消化道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以胃或十二指肠形成慢性炎性溃疡为特征的常见胃病。在幽门螺旋杆菌被发现之前,人们认为胃液的自我消化作用起主要因素,故又称消化性溃疡。
  为什么会发生消化道溃疡病?
  1、幽门螺杆菌感染 近年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溃疡病发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70%~100%的溃场病患者胃黏膜中可检出,幽门螺旋杆菌能降低黏膜的防御功能,引起炎症,导致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缺血、坏死等,从而促进溃疡形成。
  2、胃液的自我消化 胃酸分泌增加的患者也确实更易发生溃疡病。正常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防御屏障功能,可保障屏障完整,能够抵抗胃液的消化。当饮酒、吸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及胆汁反流时,可使黏膜屏障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消化道溃疡的形成。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溃疡病患者常有精神过度紧张、忧虑、迷走神经功能紊乱等现象。精神因素可以引起大脑中枢功能紊乱,使胃酸分泌增多,导致溃疡形成。
  消化性溃疡对人体的危害 1.出血:是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35%。若溃疡底部较大血管被侵蚀破裂,会引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2.穿孔是最危险的并发症,由于溃疡底部组织不断被侵蚀,使溃疡穿透胃或十二指肠壁而发生穿孔。十二指肠溃疡因肠壁较薄更易发生穿孔。导致一些列严重的急腹症。3.幽门狭窄:小部分患者经久的溃疡易形成大量瘢痕,由于瘢痕组织收缩可造成幽门狭窄,甚至可导致幽门梗阻,使胃内容物难以通过,患者出现反复呕吐、可引起脱水。4.癌变:经久不愈的胃溃疡可癌变。
  如何治疗消化性溃疡?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胃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脱不开的关系,治疗反复发作的胃溃疡,最主要的就是抑制并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目前已经出现多种联合抗生素用于彻底根治这种难缠的细菌,一般人在长期临床指导下科学、规律地使用药物,可对幽门螺旋杆菌起到显著的杀灭效果。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旋杆菌极易经口腔传播,如果家中有一人发现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其同居家属也应该做相应的检查,并在确诊后予以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饮食护理要点有哪些?俗话说:病从口入,恰当的饮食护理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从护理的角度,饮食可分为如下几类:1、禁食:指不能进食任何东西。多适用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严重频繁呕吐、幽门梗阻、肠道梗阻等。2、流质饮食:指可进食流体状但不含任何固体溶质的食物,如水、米汤、蔬菜汁、鱼汤等,多适用上述禁食后恢复饮食之初。3、半流质饮食:指可进食流体状且含少许固体溶质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芝麻糊、藕粉等。上述疾病逐渐恢复可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还有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症的发作期等也适用。4、软食:即可正常进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对国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构成了威胁,消化系统疾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想要远离这些疾病,最主要的就是要管住嘴,注意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普及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保健知识,使更多人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危害及其成因,才能够更好地完善宣教、科普工作,使更多人受益。 (临泉县人民医院 张芝)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