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2021-2025年度第二批 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
文章字数:3565
  滁州市南谯区:

  线上线下齐发力  打造南谯特色品牌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孟宇婷 通讯员 朱培新

      滁州市科协开展“三下乡”活动现场。


  “茶叶一般用拇指和食指之于前端,拈新生之细芽,指端用时着力。”在滁州市南谯区茶叶协会的种植培训课上,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向在场的茶叶种植户细致地讲解采茶技巧。当协会定期举办的培训课结束,科技特派员告诉记者,除了茶叶协会,南谯区各镇办根据产业特色成立了麻栎协会、花卉苗木协会、农业科技发展协会等协会,组织进行更多科普工作的推进。
  近年来,南谯区全区63个村和社区都配备了专兼职科普员,基层科普工作者达300余人,各镇办还根据产业特色成立了协会组织,其中大部分被省科协命名为示范农技协。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综合类、天文类、生态环保、防震减灾和垃圾分类等五大类科普馆(室)56个,实现全市首个镇(街道)文化中心和城市社区科普馆(室)全覆盖。
  整合科普资源 加强应急科普
  展教共建,科普深入校园。在永乐小学等地震科普馆,南谯区与居民联合开展特色科普活动,普及地震知识;在中小学校园内,南谯区三年内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28场,辐射4万多学生;在第二实验小学等校内,南谯区开展校园“科技节”、“科技周”、“机器人大赛”、“编程大赛”等特色活动……丰富多样的特色科普活动大大增强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感受。”第二实验小学的李同学告诉记者。
  整合多种资源,开展科普活动。一方面,南谯区连续3年承办了滁州市“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另一方面还发动辖区内梦之翼无人机、方舟医疗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利用科普活动展示最新高科技产品。南谯区科普工作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通过一系列科普活动,南谯区最终实现了科普工作全覆盖,营造了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除了日常科普工作,南谯区也不断增强各宣传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大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科普力度。自2022年以来,南谯区先后开展科技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疫情防控、地震来临如何避险自救等知识科普活动,采取“线下+线上”、“讲座+资料”的模式进行宣传活动55次,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事件。以校园及社会科普为基础,以突发应急科普为重心,南谯区通过最大化利用科普资源,将科普工作深入到具体实践中。
  利用“互联网+”打造科普品牌
  在举行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的重要节点,南谯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多样科普渠道。南谯区科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基于南谯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活动中心和学校科普室等地开展的科普志愿服务、科普讲座、科普实践等多样化的科普活动,目前,科普工作者累计开展抖音宣传150余次,通过电台每周播放两期科普专栏,并且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科普防疫知识。”
  2021年对于南谯区科普工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南谯区率先成立了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并建立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6个,为了实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还聘请了63名科技特派员服务全区63个行政村和农村社区。“我们学校自从和其他几所高校共同成立面向南谯区特色产业的专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以来,目前服务团累计为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开展技术服务45次。”安徽农业大学科普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依托“互联网+”模式,南谯区逐渐形成特色科普品牌。结合南谯区地方特色,章广镇的“小伍说科普”民间曲艺、腰铺镇的传统节目“科普三句半”、区委宣传部及区科协等单位联办的“谯梁夜市”等活动成为展现南谯区科普工作特色的重要窗口。目前先后有12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其中2人获省级表彰,3人荣获“滁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通过整合区内科普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南谯区科普工作取得了喜人成效。南谯区科协副主席朱培新告诉记者:“下一步,南谯区将以创建科普示范区为契机,以务实作风推动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让公众理解科学,让科学普惠公众,以更加强劲的科学普及之翼服务科技创新,助力南谯经济社会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合肥市长丰县:

  绽放科技力量  点亮振兴之光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2022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


  走进长丰县科技馆,特色展品让人眼花缭乱,图文展板内容丰富,主题课程精彩纷呈。为了方便周边居民参观学习,暑假期间,馆内进行夜间开放,这里不仅成了宣传科学知识的魅力殿堂,也成为了人们解暑纳凉的贴心港湾。
  近年来,长丰县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为契机,以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开展科普活动为抓手,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科普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纷呈,谱写了科普工作新篇章,2021年被确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
  发挥优势 应急科普有保障
  为做好应急科普工作,地方科协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只有打好“综合牌”,才能赢得“满堂彩”。为此,长丰县积极发挥科协“一体两翼”组织动员优势,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疫苗接种、防灾减灾和食品安全等应急性工作开展科普宣传。15个乡镇(区)科协组织开展应急科普宣传260场次,发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明白纸16000份,印发图书和挂图45000册套等。为加强新媒体在应急科普中的运用,建立“长丰县科普工作群”“长丰县农技协会”“长丰县青少年科技创新交流群”等微信群开展应急科普工作,利用科普微信群、科协网站、电视大屏、科普e站等平台推送分享扩散科普中国App中有关突发事件的科普资料,推送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等科普知识10000余条,科普资源累计传播量约16.65万人次,其中广播电视传播量约8.5万人次,网络媒体和公共大屏传播量约5.3万人次,应急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22年7月底,长丰县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志愿者注册数3229人,科技志愿服务队65个,2021年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9次,服务对象达8588人次,为长丰县志愿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精准服务 振兴乡村出实效
  为了实施科技兴县战略,长丰县积极整合资源,实现企业、农业“两手抓”。一方面成立了“合肥市第一家企业科协——荣事达企业科协”,同时成立了长丰县企业科协工作站,通过服务指导,给予奖补活动经费等,推动企业科协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以来,长丰县连续获评安徽省“制造业十强县、十快县”,比亚迪、中创新航等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87家;另一方面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大力开展“科普惠民乡村行”,先后开展科普信息员推广走进“四联四定”社区、防灾减灾活动走进吴山镇等活动,其中开展的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的公交路线已基本实现长丰县南北15个乡镇(区)主干道全覆盖,一年来,活动覆盖乘客流量达50万人次以上,极大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水平;组织指导长丰草莓协会、下塘龙虾协会和长丰县养羊协会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经常性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普活动,邀请省市农业、县科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讲座,围绕脱贫户生产经营需求,开展面向脱贫户的技术培训,手把手给脱贫户提供技术指导,培育高素质农民,为长丰县夯实科技精准扶贫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激发活力 阵地建设出新招
  长丰县科技馆、长丰县气象探索中心、长丰县左店镇淮光村航空科普教育基地、长丰县青少年节水教育基地……如今的长丰,科普之花开满园。目前已有1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8家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0家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有6所市级科普示范学校。县属中小学配备智慧课堂达60所,建有科技活动室达20所,占比33.3%。到2022年6月,投资兴建6个社区科普体验馆和10个学校、村、社区科普e站,所有乡镇均建有科普活动室、科普宣传栏等设施;在公共场所新建科普画廊9处,共累计建设科普画廊110块,并定期对科普画廊内容进行更新,内容涉及群众的健康、安全、居家等。利用丰富的科普资源,2020年以来,长丰县科协开展科普活动280余场次,贴近居民生活,深受大众的欢迎。
  紧紧围绕“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两翼”的发展主题,长丰县着力在“新”字上求突破,大力举办品牌和专题科普活动,不断增强品牌科普宣传效应。长丰县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长丰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等品牌科普活动,亲切惠民、亮点纷呈;“科普剧”表演、急救技能知识讲演、“科普集市”、“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有奖竞赛”等活动丰富多彩、气氛热烈。此外,长丰县还开展了2021年青少年科技创新知识讲座、疫情防控及中医保健科普讲座、“百年再出发、科学成风尚”科技馆科普日活动、乡镇科普宣传“三进”活动、企业科协安全生产等100余项科普系列活动,把科普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在全县营造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争优创先,硕果累累,2018年以来,长丰县先后2次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日优秀特色单位”称号;先后3次被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15年被列为安徽省“省级科普示范县”,下足真功夫,做足细文章,长丰县还将继续深化示范创建,让科技之光普惠长丰每一片土地!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