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豌豆青青
文章字数:1238
  安徽·刘宏江
  “黑老鸹,胖墩墩,俺上姥家住一春。姥姥见了怪喜欢,舅母见了瞅两眼。舅母舅母你莫瞅,豌豆开花俺就走……”这是孩提时代的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则童谣。
  这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歌谣,通过一个童言无忌的孩子之口说出来,既生动形象,又诙谐有趣。是啊,豌豆开花了,预示这漫长的春天就要过去,地里的夏粮快要成熟了,很快,就不再为吃饱肚子犯愁啦!
  在我眼里,豌豆是有着极高品性的作物,曾是民间救荒的粮食。小时候,乡下几乎年年闹春荒。农历三四月,正是青黄不接最难捱的时候,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而豌豆,因其成熟早,赶在其它作物前面,农家生活便有了一定的接济。
  虽然算不上正经主粮,而且是豆类中的小众,但豌豆适应性强,耐霜冻,耐贫瘠,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年年种豌豆,年年都有不错的收成。
  豌豆,是我特别钟爱的粮食,也是与孩子们较为亲近的一类植物。《本草纲目》云:“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记忆里,在老家,豌豆差不多都是套种在麦地里的。寒露时节,豌豆和小麦种子一道播撒下去。日暖烘晴的春天,地里的越冬作物开始旺长。尤其豌豆,简直都要长疯了,一个劲地顺着青郁郁的麦秆攀援而上。豌豆,绿如翡翠的豆叶,纤纤弱弱的藤蔓,蜷曲娇柔的长须,让人忍不住地喜欢。特别是那星星点点的豌豆花,粉白、浅红、淡紫的颜色,宛若一只只色彩斑斓的花蝴蝶,展翅欲飞,可爱至极。
  豌豆,是孩子们的爱物。春野漠漠,日影长长。孩子们常被大人打发到地里去,放牛,放鹅,打猪草,挖野菜。地里的麦子正在拔节、孕穗,豌豆荚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我们这些不安分的家伙,常乘人不备,偷偷摸摸地钻进生产队那齐腰深的麦地里。扯开豆秧,捋一把饱鼓鼓的嫩荚,剥开嫩生生的豆粒,直接往嘴里塞,吃得津津有味,吃得满嘴绿汁。清香鲜甜的嫩豌豆,不仅能充饥止渴,也让我感受到身在乡间田野的乐趣。青豌豆荚摘回家去,无论煮食或炒食,也是非常不错的美味。
  过些时日,地里的豌豆渐渐老熟,失了水分。豆子的皮色,也由青变黄,就不可以直接生食了。而这时节,收获的老豌豆,正好拿来搅稀饭。稀得能照出影子的饭碗里,除了少量的米粒,大半是豌豆。
  圆溜溜、亮晶晶的豌豆,最适合做豌豆凉粉。记得小时候,盛夏高温季,我最爱的就是一碗凉粉条。晶莹洁白、爽滑够味、消暑解热的豌豆凉粉,成了夏日餐桌上的宠儿。
  “腊八节,炒豆虫。”是我家乡一个很古老的习俗,带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腊八节的晚上,母亲从瓮里舀一瓢豌豆,哗啦一声倒进柴锅,炒得欢蹦乱跳,炒得噼啪作响。至于为什么叫作“炒豆虫”,母亲说,那是巴望来年有个好收成——把豆子放进热锅里炒得焦黄,也把钻进豆里的虫卵炒死,表示对害虫的憎恨,往后,虫子就再不敢闹腾地里庄稼了。反正,每次炒豆虫,都能治一治我肚里的馋虫。一把炒豌豆,揣进衣兜里,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小零食,嚼得嘎嘣脆,吃得满嘴香。成年以后,我偶尔也光顾一回炒货店,除了坚果,顺便买一小袋炒豌豆,过过瘾嘴,找回那童年的味道。
  “豌豆开花俺就走……”童年的歌谣,已随岁月远去。豌豆的好处,我却一直不能释怀!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