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科学岛团队解析水稻脆秆基因调控产量性状新机制
为“谷草兼用”水稻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基因资源
文章字数:452
  本报讯(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光)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吴跃进研究员课题组在水稻脆秆基因调控产量性状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为“谷草兼用”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相关成果已被FrontiersinPlantScience接收发表。
  水稻产量是最重要的性状之一,籽粒大小是调控产量性状的关键因子。科研团队利用离子束诱变获得的一个水稻小粒突变体lgw,基因克隆表明lgw 是脆秆基因BC12的新等位变异。BC12通过调控细胞壁纤维素合成产生脆秆性状,但是如何参与水稻籽粒大小的调控目前还未报道。研究发现lgw突变位点位于BC12的核定位信号区段,影响其核定位。该基因可显著增加粒长和千粒重。LGW/BC12通过直接结合粒长基因GW7的启动子并调控其转录,从而影响籽粒大小。LGW/BC12—GW7作用途径的发现为细胞壁合成与产量形成机制解析奠定基础。
  水稻脆秆性状有利于秸秆还田和高效利用。BC12是一个典型的脆秆基因,突变后会导致脆秆表型,但是lgw突变体秸秆脆性不明显,推测LGW/BC12在调控细胞壁合成和籽粒大小依赖于其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因此,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LGW/BC12一因多效的分子机制,为“谷草兼用”水稻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