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碳巡”生态环保 缔造“皖美”之路
——2022全国科普日安徽省主场活动生态文明及双碳环保展区侧记
文章字数:1293
    讲解员科普水质知识。

  绿色科普守护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缔造皖美风光。在9月17日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上,生态文明及双碳环保展区的多家组织机构及企业单位,向每一位参与科普日活动的参观者,展示安徽生态之美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成果,共同传达缔造绿色安徽、生态安徽的信心与信念。
  绿色安徽 皖美风采
  环保展区内,皖美碳双碳科普展牌详细介绍了全省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的举措和成果,一同在路旁展出的还有近年开设的环保行动记录、地质及水文知识科普内容,以及数十张精美的湿地风光和动植物照片,组成一条兼顾欣赏与学习功能的绿色科教小道,参观者从此处路过可以一边了解环保知识,一边欣赏安徽自然之美。
  “我找到了,好像这个就是最新的减排成果。”有不少前来参观的中学生仔细地在这些展牌和照片上寻找着些什么,偶尔被一两张照片吸引,稍稍驻足感叹一声,尔后又继续寻找。原来,为加深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于环保知识的印象、宣传推广碳中和碳达峰政策做法,双碳环保展区还准备了有奖答题活动,有效地提升青少年群体的参与热情。
   大美湿地 生态沃土
  松果、莲蓬、鸟类标本……阿拉善“SEE·自然”湿地及生物多样性影像巡展区的桌面上摆放着大量动植物标本,这让学生们很是新奇,纷纷围在展位前近距离观察这些见过的没见过的物种。“这个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展位的讲解员细致地讲解每一种动植物的名称及特性,并引导听讲的学生们轻触标本,感受它们独特的质感。为迎接本次展会,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阿拉善SEE江淮中心、合肥善水环保中心、荒野科学特意挑选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湿地珍稀动植物标本进行展示和讲解,“我们希望能够唤醒人们的珍稀爱护湿地生态的意识,传播湿地的重要性。”
  “我知道,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讲解结束后,湿地展位准备了问答环节,学生们积极举手,现场反响热烈。同时,湿地展位还专为年纪更小的小朋友们准备了环保公开课,为小朋友们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清洁能源 低碳环保
  清洁能源要怎样高效运用?如何才能让绿色科技手段行之有效?在“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储能应用原理及应用场景演示展位上,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用沙盘展示了新能源设备应用的具体思路和规划。模型中构建了风能、太阳能的长效利用体系,用产生的电能满足工业用电、生活用电所需。
  “如果晚上没太阳,也没有风,会不会停电呀?”“看这里,小朋友,这里是储能站,平时多出来的电能就会储存在这里,可以保证电力持续稳定的供应。”一位小朋友在看了沙盘后发出疑问,工作人员耐心为他解答。
  本届全国科普日安徽省主场活动设立在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内,作为承办单位的国轩高科也同样展示了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成果,新能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展示充分体现国轩高科的科研实力,场馆内展示的国轩充电车,标志着我省在移动储能产品和应用端新的突破。
  生态文明及双碳环保展区内还有水文科普、地质科普、防灾VR体验等,丰富的活动内容令参观者收获满满,一名家长拉着刚听完环保课意犹未尽的孩子前往下一个展区,他告诉记者:“孩子今天在活动上学到了很多,下一届科普日活动我一定还会带着孩子参加。”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葛婷 实习记者 王仁搏)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