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阻断新冠病毒 规范洗手先行
文章字数:3038
“每天上班打卡去单位,下班回家,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没有和新冠患者接触过,生活极其规律”。如此简单的生活,本可以远离新冠病毒,可有一天却因为摸过一段电动扶梯的扶手被感染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21年8月23日,刊发于《瞭望》周刊的《成都天府机场“抓毒记”》揭秘了原因:一名7岁小乘客(确诊病例)因和机场工作人员曾先后摸过同一段电动扶梯扶手,导致机场工作人员发生了感染。
众所周知,传染病的传播三要素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对新冠病毒来说,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上述案例中的主要传播途径即为“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那么针对这一传播途径,我们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呢?答案就是勤洗手,做好环境物表特别是手高频接触部位的清洁消毒,特别是洗手在预防新冠病毒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那洗手也是一门学问,洗手可不是“冲一下”了事,如果做不对很可能手就白洗了。掌握正确的洗手知识是阻断新冠病毒的关键所在。
一、什么是洗手?
洗手医学上统称为手卫生,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而大众日常所用只有洗手和卫生手消毒。洗手又称流动水洗手,是指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手部有肉眼可见污物时,应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清洗双手。卫生手消毒是指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用于没有肉眼可见脏污,可用含酒精等成分的便携式手消毒剂进行。
二、为什么要洗手?
正确的洗手可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寄居在皮肤表层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的部分致病菌。研究表明:一只没有洗过的手,至少含有4万~40万个细菌。指甲缝里更是细菌藏身的好地方,一个指甲缝甚至可以藏细菌达38亿之多。洗手可除掉粘附在手上的细菌和虫卵,只用流水洗手,可洗去手上80%的细菌,如果用皂液认真揉搓,再用流水冲洗,可洗去手上高达99%的细菌。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手来传播,包括痢疾、流感、新冠肺炎、轮状病毒等,勤洗手作为自我卫生预防措施,可防止公共场所疾病的传播,能够有效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因此,洗手真的很重要!
三、什么时候洗手?
1、饭前便后;
2、去超市、商场等人群密集且相对封闭公共环境后;
3、去医院就诊或探视病人后、特别是疫情时期外出回家后;
4、喂养婴儿前、处理婴儿尿垫后;
5、揉眼睛前,打喷嚏擤鼻涕后;
6、接触血液、尿液、粪便后;
7、接触公共用品后如共享单车、电梯按键以及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后;
8、接触钱币后、清扫卫生后;
9、接触宠物后、处理宠物排泄物后;
10、佩戴口罩前、摘除口罩前后;
11、户外劳动、活动、玩耍后等等。
总之,任何怀疑手被污染的时候,以及任何准备用手触摸口、鼻、眼之前,均应洗手或用湿巾擦手。
四、洗手方法
可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首先用流动水打湿双手,取洗手液或皂液,涂抹双手,按六步(或七步)方法揉搓(见下),快速记忆口诀为:内、外、夹、弓、大、立、腕,具体揉搓方法如下: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内);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外);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夹);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弓);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大);
第六步:将五个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立);
第七步:必要时洗手腕。一手揉搓另一只手腕部,交换进行(腕)。
最后用流动水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双手。如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时按照六步洗手法执行就可以了。
五、洗手的时间
整个洗手过程40-60s。六步揉搓时间需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尤其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这些我们容易忽略的地方)。
六、用什么洗手最好?
最好的洗手方法是在流动水冲洗的基础上,加用洗涤用品去污杀菌,做到深层清洁。普通流动水起不到杀菌的作用,需选择合格的洗手产品进行洗手,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洗涤用品,如何正确选择?
1、洗手液:添加有杀菌成分、能有效抑制或杀灭手部在与外界接触中所沾染的各种细菌,同时含有护理成分,包括润肤剂,能够减少刺激,滋润皮肤。流水加上洗手液清洁手部,是最好的选择。
2、肥皂:成分简单,包含高级脂肪酸或混合脂肪酸的盐类,脂肪酸中的钾和钠盐在溶于水后,有较强的去污和杀菌效果。用流动的水加上肥皂洗手,能够满足去污杀菌的要求。
3、香皂:与普通肥皂比,香皂会额外添加一些润肤成分,比如甘油、椰油酸、棕榈酸等。所以香皂也是有不错的杀菌效果,而且还可以润肤。
七、如何选择购买合格的洗手液?
洗手液的主要功能是清洁护肤,有些特定的成分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消毒液都有杀菌作用。目前市场上的洗手液分为“消”字号和“妆”字号两种。“妆”字号的洗手液有去污、清洁的功效,适用于普通家庭;而“消”字号的就相应的多了消毒、抑菌的功效,能帮助杀灭或抑制常见致病菌,如化脓性球菌、肠道致病菌、致病性真菌等,这类洗手液需要将产品送检,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性和消毒效果检验,取得卫生许可证和“卫消证字”许可批件后,才允许生产和销售,适合特殊人群如医务人员、收银人员等,以及特殊场合,如医院、酒店、公共卫生间等。
八、可以选择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吗?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使用酒精成分为主的手消毒剂?
速干手消毒剂作用快速、使用方便,具有出色的杀菌效果、加入了护肤成分,可以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效益,可以提高人们对洗手规范的依从性,适用于手部没有肉眼可见脏东西时使用,但是在手部有可见污染物时必须使用流水及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另外不是手消毒剂会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有效,比如手足口、诺如病毒、艰难梭菌等病原体对酒精成分为主的手消毒剂就没有效果,建议使用流水和皂液或其他能杀灭肠道病毒和艰难梭菌的手消毒剂。只有掌握病原体的特性,知己知彼才能打败致病微生物,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九、用干手器会让洗手效果大打折扣吗?
有研究表明,干手器如果不及时清洁消毒,存在细菌滋生隐患,同时也存在噪音污染和耗能,而且热风的温度也适宜细菌生长。最后,干手机本身的成本、耗电量、损耗、噪音、内部维护保养等等很费事,整体要高于干手纸,现在不提倡使用。
十、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
答案是否定的。随着手套佩戴时间的延长,手部常居菌和残留的暂居菌就会在潮湿且温度适宜的手部皮肤表面迅速增殖,并通过手套的渗漏而污染环境或身体的其它部位。有研究显示,无论佩戴手套之前是否执行手卫生,佩戴时间持续3h后,手部皮肤平均菌落数为86.44±17.12cfu/cm2。也有研究显示,医务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时,戴手套的手污染率高于未戴手套的手。
十一、洗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洗手后擦手建议使用干手纸,避免使用公共毛巾擦手,以免造成手部二次污染。
2、洗手时建议使用洗手液或皂液清洁双手,如使用肥皂或香皂,应确保肥皂及容器干燥清洁,毕竟湿漉漉、黏糊糊的肥皂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
3、外出洗手不方便时,可使用含有酒精或有效消毒成分的湿巾对双手进行擦拭清洁。
4、使用酒精类消毒剂或消毒湿巾后,避免接触火源,以免引起烧伤等事件。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关于洗手,掌握洗手方法很重要,及时洗手更重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在当前疫情的阴影下,更需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增强手卫生习惯,让我们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洗手开始! (太和县中医院 李冰梅)
众所周知,传染病的传播三要素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对新冠病毒来说,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上述案例中的主要传播途径即为“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那么针对这一传播途径,我们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呢?答案就是勤洗手,做好环境物表特别是手高频接触部位的清洁消毒,特别是洗手在预防新冠病毒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那洗手也是一门学问,洗手可不是“冲一下”了事,如果做不对很可能手就白洗了。掌握正确的洗手知识是阻断新冠病毒的关键所在。
一、什么是洗手?
洗手医学上统称为手卫生,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而大众日常所用只有洗手和卫生手消毒。洗手又称流动水洗手,是指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手部有肉眼可见污物时,应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清洗双手。卫生手消毒是指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用于没有肉眼可见脏污,可用含酒精等成分的便携式手消毒剂进行。
二、为什么要洗手?
正确的洗手可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寄居在皮肤表层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的部分致病菌。研究表明:一只没有洗过的手,至少含有4万~40万个细菌。指甲缝里更是细菌藏身的好地方,一个指甲缝甚至可以藏细菌达38亿之多。洗手可除掉粘附在手上的细菌和虫卵,只用流水洗手,可洗去手上80%的细菌,如果用皂液认真揉搓,再用流水冲洗,可洗去手上高达99%的细菌。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手来传播,包括痢疾、流感、新冠肺炎、轮状病毒等,勤洗手作为自我卫生预防措施,可防止公共场所疾病的传播,能够有效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因此,洗手真的很重要!
三、什么时候洗手?
1、饭前便后;
2、去超市、商场等人群密集且相对封闭公共环境后;
3、去医院就诊或探视病人后、特别是疫情时期外出回家后;
4、喂养婴儿前、处理婴儿尿垫后;
5、揉眼睛前,打喷嚏擤鼻涕后;
6、接触血液、尿液、粪便后;
7、接触公共用品后如共享单车、电梯按键以及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后;
8、接触钱币后、清扫卫生后;
9、接触宠物后、处理宠物排泄物后;
10、佩戴口罩前、摘除口罩前后;
11、户外劳动、活动、玩耍后等等。
总之,任何怀疑手被污染的时候,以及任何准备用手触摸口、鼻、眼之前,均应洗手或用湿巾擦手。
四、洗手方法
可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首先用流动水打湿双手,取洗手液或皂液,涂抹双手,按六步(或七步)方法揉搓(见下),快速记忆口诀为:内、外、夹、弓、大、立、腕,具体揉搓方法如下: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内);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外);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夹);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弓);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大);
第六步:将五个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立);
第七步:必要时洗手腕。一手揉搓另一只手腕部,交换进行(腕)。
最后用流动水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双手。如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时按照六步洗手法执行就可以了。
五、洗手的时间
整个洗手过程40-60s。六步揉搓时间需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尤其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这些我们容易忽略的地方)。
六、用什么洗手最好?
最好的洗手方法是在流动水冲洗的基础上,加用洗涤用品去污杀菌,做到深层清洁。普通流动水起不到杀菌的作用,需选择合格的洗手产品进行洗手,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洗涤用品,如何正确选择?
1、洗手液:添加有杀菌成分、能有效抑制或杀灭手部在与外界接触中所沾染的各种细菌,同时含有护理成分,包括润肤剂,能够减少刺激,滋润皮肤。流水加上洗手液清洁手部,是最好的选择。
2、肥皂:成分简单,包含高级脂肪酸或混合脂肪酸的盐类,脂肪酸中的钾和钠盐在溶于水后,有较强的去污和杀菌效果。用流动的水加上肥皂洗手,能够满足去污杀菌的要求。
3、香皂:与普通肥皂比,香皂会额外添加一些润肤成分,比如甘油、椰油酸、棕榈酸等。所以香皂也是有不错的杀菌效果,而且还可以润肤。
七、如何选择购买合格的洗手液?
洗手液的主要功能是清洁护肤,有些特定的成分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消毒液都有杀菌作用。目前市场上的洗手液分为“消”字号和“妆”字号两种。“妆”字号的洗手液有去污、清洁的功效,适用于普通家庭;而“消”字号的就相应的多了消毒、抑菌的功效,能帮助杀灭或抑制常见致病菌,如化脓性球菌、肠道致病菌、致病性真菌等,这类洗手液需要将产品送检,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性和消毒效果检验,取得卫生许可证和“卫消证字”许可批件后,才允许生产和销售,适合特殊人群如医务人员、收银人员等,以及特殊场合,如医院、酒店、公共卫生间等。
八、可以选择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吗?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使用酒精成分为主的手消毒剂?
速干手消毒剂作用快速、使用方便,具有出色的杀菌效果、加入了护肤成分,可以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效益,可以提高人们对洗手规范的依从性,适用于手部没有肉眼可见脏东西时使用,但是在手部有可见污染物时必须使用流水及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另外不是手消毒剂会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有效,比如手足口、诺如病毒、艰难梭菌等病原体对酒精成分为主的手消毒剂就没有效果,建议使用流水和皂液或其他能杀灭肠道病毒和艰难梭菌的手消毒剂。只有掌握病原体的特性,知己知彼才能打败致病微生物,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九、用干手器会让洗手效果大打折扣吗?
有研究表明,干手器如果不及时清洁消毒,存在细菌滋生隐患,同时也存在噪音污染和耗能,而且热风的温度也适宜细菌生长。最后,干手机本身的成本、耗电量、损耗、噪音、内部维护保养等等很费事,整体要高于干手纸,现在不提倡使用。
十、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
答案是否定的。随着手套佩戴时间的延长,手部常居菌和残留的暂居菌就会在潮湿且温度适宜的手部皮肤表面迅速增殖,并通过手套的渗漏而污染环境或身体的其它部位。有研究显示,无论佩戴手套之前是否执行手卫生,佩戴时间持续3h后,手部皮肤平均菌落数为86.44±17.12cfu/cm2。也有研究显示,医务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时,戴手套的手污染率高于未戴手套的手。
十一、洗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洗手后擦手建议使用干手纸,避免使用公共毛巾擦手,以免造成手部二次污染。
2、洗手时建议使用洗手液或皂液清洁双手,如使用肥皂或香皂,应确保肥皂及容器干燥清洁,毕竟湿漉漉、黏糊糊的肥皂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
3、外出洗手不方便时,可使用含有酒精或有效消毒成分的湿巾对双手进行擦拭清洁。
4、使用酒精类消毒剂或消毒湿巾后,避免接触火源,以免引起烧伤等事件。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关于洗手,掌握洗手方法很重要,及时洗手更重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在当前疫情的阴影下,更需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增强手卫生习惯,让我们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洗手开始! (太和县中医院 李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