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
2021-2025年度第二批 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
文章字数:3142

  淮南市凤台县:

深化示范创建 打造“科普凤台”

    凤台县科协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近年来,淮南市凤台县大力发展科普惠民事业,不断推进科普示范阵地建设,优化科普工作环境,努力增强科普能力,扎实开展各类科普活动。2011年至2015年、2016年至2020年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2021被中科协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总结评估优秀单位,凤台县科协将“科普凤台”走实走深,全县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全面高效提升,科普事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科技动能。
  夯实创建基础 特色活动齐开展
  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科协工作的重中之重,凤台县科协积极动员各方力量,精心组织安排,用好用足各项科技资源,全年围绕“科普惠民乡村行服务乡村振兴”“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扬科技志愿者精神”“我为抗疫做点事”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大篷车展教活动,播放“疫情防控”、“碳达峰碳中和”“科学光芒”等视频共计100余部。2021年上半年,先后在杨村镇、朱马店镇、古店乡开展“三下乡”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宣传了医疗卫生、应急救护、防灾减灾等科普知识,共发放资料6000余册,赠送书刊4000余本,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科技服务。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利用大篷车深入乡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科普惠民乡村行——食品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联合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开展农村少儿爱科学暨科普进校园活动,全新的科技展览,奇妙的科技体验,让同学们在互动体验中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
  此外,凤台县科协始终秉承着科普为民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应急管理宣教工作,同时,紧跟国家政策方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工作,联合动员县生态环境分局、县教育局、县关工委、县红十字等相关单位,通过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线上、线下多平台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普讲座、知识竞赛等精彩有趣的活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增强节能减排降碳意识,共建绿色美丽生态家园。
   聚力乡村振兴 惠民品牌暖人心
  面向广大农村居民群体,凤台县科协创新举办活动,积极鼓励人们共同参与,联合凤台县农业农村局,面向农村、针对农民开展“凤台县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共有100名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了竞赛,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028人参加了竞赛,参赛总人次达到了85815次,位居全市第三名,得到农民群众一致认可。
  为了培养农村少儿对科学的兴趣,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凤台县科协与教育局联合举办凤台县首届“农村少儿爱科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21支代表队42人参赛,同时,凤台县科协联合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县红十字会常态化下沉基层,先后开展了“农村少儿爱科学暨科普进校园”活动。科普大篷车内载25件科普展品,由科技志愿者负责演示和讲解,激发孩子学科学的兴趣,增长科学知识,寓教于乐;应急救护培训为孩子们传授常用救护知识;省科技志愿服务专家团环保专家为大家讲解碳达峰碳中和知识。一系列“农村少儿爱科学”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未来。凤台县科协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全面建设美好凤台做出更大的贡献。
  (童永恒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六安市裕安区:

抓牢基层准绳 下好科普工作一盘棋


                                      裕安区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


  青翠欲滴的蔬菜,香甜可口的牛奶,饱满新鲜的草莓……六安市裕安区乡镇今年的农产品生产形势喜人。在徐集镇全红村,正在参加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的种植户老王告诉记者,他们村参加科普培训后的农业生产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只要学会有安排,我都会抽时间来参加培训,这不,学习到的这些种植技巧让我们家今年的农作物产量足足比去年翻了一倍呢。”老王喜上眉梢,随即继续专心学习着科普知识。
  在裕安区涉农乡镇,基本都设有协会负责农业科普。除此之外,在其他社区基层,裕安区也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工作。近年来,裕安区创建了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示范社区、特色学校等33个,相继建成徐集镇全红村、鼓楼街道月亮岛社区、紫竹林小学等13所科普馆,并完成了16个“社区、校园、乡村”科普e站和1所火车站科普智慧亭建设。
  因地制宜 科普工作体系化
  科普工作要想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狠抓基层准绳。为了推动农业发展,裕安区一方面在各涉农乡镇登记注册有粮油产业协会、油茶产业协会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另一方面开展农村适用技术科普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科学素质,逐渐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科普服务网络新模式。裕安区科普工作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目前,裕安区基本形成了以区级科协为枢纽,以乡镇街、高新区科协为重点,以社区科普协会、村科普小组为延伸的基层科协组织网络体系,科普服务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
  2020年对于裕安区科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疫情形势严峻,科普工作者面对着极大的考验。裕安区科协科普部部长马启超表示,他们在第一时间便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防疫科普宣传。“在疫情期间,裕安区组织开展‘防控疫情我先行、传播科学大家行’网络应急科普竞赛活动,同时依托科普中国、科学辟谣、数字科技馆等信息化科普平台,坚决用‘科学武器、科普常识’及时辟谣。”
  通过将防疫工作常态化、系统化,防疫科普工作取得卓越成效。截至目前,裕安区发动6000余人加入科普信息员队伍,传播疫情常识和辟谣信息600万余条,区科协等4个基层科协组织、6名科技工作者荣获“六安市科协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注重创新 科普活动品牌化
  自科普工作体系化以来,裕安区不断整合资源,以科普活动实现品牌化效应。近年来,裕安区持续开展“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航空科技进校园”“科普惠民乡村行”等各项科普活动,去年以来,组织科普活动300余场次,覆盖裕安区常住人口80%以上,有力推动了裕安区居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去年我参加了全国科普日活动,还有幸参与了徒手接火小实验,其中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让我印象深刻。”将军路小学的学生告诉记者。裕安区每年都会开展全国科普日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科普讲座、科普表演、科普宣传、科普展览等各种形式,全面促进科学精神和科技成果的全民共享。
  为了将科学知识更好的传播给群众,裕安区持续举办“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活动,通过动员农民群众、科技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从而更好的普及科学知识。裕安区科协科普部工作人员表示:“每年我们都会采用创新的宣传手段,力求扩大活动参与人群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传播科学思想,大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科技助力 志愿活动暖人心
  科普工作亦需扎根科技土壤。近年来,裕安区致力于服务高新技术创新,通过充分调研论证来争取各级支持。在去年10月举行的2021年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开幕式上,裕安区成功申报高新区为“科创安徽”首批试点园区,全省仅有2家园区入选。裕安区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朱丽表示:“科创安徽试点园区的成功申报对我区的科技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今后科普工作的进行也大有裨益。”
  在发展科技之余,裕安区还坚持推进科技志愿服务。截至2022年8月,裕安区共注册科技志愿服务队249支,志愿者8313人,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657场次。2021年10月,裕安区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队荣获“2021年度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组织”称号。
  以系统思维定科普全局,以创新思维增科普活力,以科学思维谋科普机遇,通过全面布局,裕安区最终切实下好科普工作“一盘棋”。今后,裕安区将继续寻求科普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将科普工作与当下互联网时代风口相结合,通过多子突破达到满盘激活。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孟宇婷)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