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我省着力加快建设幸福安徽
文章字数:983
  本报讯(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9月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年来,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夯实民生基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加快建设百姓富的幸福安徽。
  十年来,我省坚持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一年接着一年办,一件接着一件干,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2012—2021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安排民生领域支出4.9万亿元,平均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年均增长9.4%;其中,民生工程累计投入9134亿元,年均增长10.6%,人均受益1.5万元。民生工程群众满意度连续10年保持在85%以上,兑现了向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有力推动了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其中,我省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是2012年收入的2.3倍,年均增长10%;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升,累计投入各类奖补资金及助学贷款1240.1亿元,资助各级各类学生1.6亿人次,实现学段、公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我省三甲医院实现16个市全覆盖,组建12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35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基本形成“15分钟就医圈”,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3%以上;社会保障网织密织牢,我省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等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年均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08.9万人、特困供养人员34.7万人,城乡低保、城乡特困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逐步提高到677元/月、1167元/月和904元/月;“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持续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截至2021年底,我省千人口托位数提高到2.36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3个)。
  为进一步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像落实发展任务一样落实民生工作,2022年5月,省委、省政府在反复斟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部署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未来四年计划投入248.7亿元。全省上下闻令而动、积极作为,上半年,10项暖民心行动已拨付各级财政资金32.3亿元;截至7月底,38项主要目标任务中16项已完成年度目标,19项进展超过序时进度。
  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军介绍道:“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项目调度、加快资金拨付、强化绩效评估,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暖民心行动年度目标任务。同时,将根据群众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不断拓展暖民心行动的领域、范围,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