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的“芜湖担当”
文章字数:3680
芜湖港是我国十大内河港口之一,今年上半年,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76.44万吨,同比上升20.77%,完成计划的105.84%。其中,集装箱量63.79万TEU,同比上升11.64%。图为繁忙的安徽港航集团芜湖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李博 摄
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奇瑞汽车、钻石飞机、轨道交通、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走进芜湖市产业创新馆,以创新为核心、以产业为主线展陈的上百家企业470余件代表性产品组成的“创新方阵”,令人目不暇接,为之一振。
十年来,素有“长江明珠、创新名城”之称的芜湖以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扶持体系,为各类创新主体落地生根、成长壮大注入“源头活水”。
该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双突破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1.47%,建成重点研发创新平台55个,新型研发机构数占全省四分之一,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十年保持全省第一,城市创新能力居全国创新型城市第25位。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个支柱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奇瑞汽车、海螺水泥、埃夫特机器人、中电科钻石飞机、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跨座式单轨列车等一批“芜湖制造”亮相世界舞台。
强化政策引导、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芜湖市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引领效应,加快改革步伐,优化创新生态,激活创新引擎。近年来,该市规划建设面积超300万平方米的十大创新园,打造适宜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每年安排10亿元自主创新政策奖补资金,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综合运用绩效奖励、项目支持、担保贴息、研发后补助、基金投资、股权激励、创新券等多元形式,鼓励企业创新。2021年,芜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34%。
人才是第一资源。芜湖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主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集聚人才链,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2021年,该市成立全省首家人才发展集团,出台“紫云英人才计划”,制定高层次人才“一事一议”实施细则等26项配套细则,启动实施“3113”人才工程,并专门设立了一只规模5亿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以一系列含金量十足、诚意满满的人才招引政策增强城市吸引力。2021年,芜湖市共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74个、领军人才150人、高端人才1500人,吸纳3.3万名大学生在芜就业创业。
创新驱动,助力芜湖起飞。十年来,该市先后获得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一批“国字号”招牌。城市创新能力在安徽乃至长三角创新版图中的优势地位不断巩固。
2019年,芜湖市城市创新能力居全国创新型城市第29位。2020年跃升4位,跻身25强,位列长三角前十。2021年,该市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302.63亿元,并以11.6%的增速,在长三角41个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
产业升级,壮大发展新动能
今年6月1日,芜湖江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210亿元,打造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特色示范标杆,进一步提升芜湖汽车产业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十年来,芜湖持之以恒,强化产业立市,聚焦重点、着眼未来,培育主导产业,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成功培育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微电子、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现代农机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013年,芜湖航空产业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历经发展积淀,基本实现从航空整机及零部件制造、航空运输到航空培训的产业链上下游全覆盖,拥有通用整机、无人机、发动机、航电系统、航空维修等链上企业180余家,芜湖航空产业园成为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同样,芜湖机器人产业“十年磨一剑”,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200多家,年产值超300亿元,形成工业机器人本体强劲、服务机器人多元发展、关键零部件打破国外垄断、系统集成覆盖广泛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与产业发展共成长,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优质企业破蛹蝶变,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埃夫特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居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位,跻身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研发制造出第一架“安徽造”通用飞机,连续多年稳居国内同类型通用飞机出货量第一。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车辆成为全省首款出口海外的轨道交通产品。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由位于芜湖市繁昌区的安徽哈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全程参与研发生产的主火炬点亮全场,展示了3D打印技术一流水平,令业界刮目相看。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经过数年快速发展,繁昌区已集聚3D打印企业70多家,产品涉及数据软件、专用材料、整机设备、应用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工业制造、生物医疗、教育教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去年10月,长三角首座3D打印铸造全流程智能工厂启用,繁昌3D打印成为芜湖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数字时代,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推进智能制造,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道路。近年来,芜湖瞄准工业互联网“风口”,谋篇布局,精准落子。2021年3月,芜湖在全省率先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标杆示范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推动“芜湖制造”迈向“芜湖智造”。其中,该市通过培育100家标杆示范企业,锻造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开路先锋”。
去年8月,奇瑞携手卡奥斯,合作共建“海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工赋芜湖”应用场景,成为汽车行业首个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建设的奇瑞超级智联工厂将率先试点汽车行业大规模定制新模式,通过数字化制造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推动奇瑞和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升级。
目前,“海行云”已实现对汽车和离散制造的全产业链、全场景覆盖和支撑,在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领域推广应用,赋能中小企业398家,形成13个平台解决方案,成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三大“双跨”平台之一。
今年2月,“东数西算”国家工程全面启动,规划设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芜湖集群”作为全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将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一起,共筑长三角地区国家算力枢纽,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核心生产力。
芜湖正在加快构建“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协同发展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创新体系,力争把“芜湖集群”打造成为全国十大集群中的先行者和示范区。
强基提质,打造高品质城市
7月4日,在“皖江第一隧”——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地下50米深处,两台开挖直径15.07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在轰鸣声中向长江对岸掘进,构成一幅壮观的施工场景图。
芜湖雄踞八百里皖江中段,有着“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芜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芜湖市内G205国道城区段(二环路)的快速化改造无疑是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该市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韧劲,持续打造这条南北主通道,先后累计投资30亿元,对全路段实施拓宽改造和快速化改造,在所有平交道口上建成13座立交桥,把主城区的“肠梗阻”打通成为“主动脉”。
芜湖因水而兴、因港而盛,临江达海,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年来,浩浩长江见证了芜湖港发生的巨大变化——2014年,芜湖港完成吞吐量1.08亿吨,成为安徽第一个亿吨级大港;2014年至2018年,芜湖港港口集装箱量连续以每年10万标箱增幅快速增长,2019年一举突破100万标箱大关。同年,芜湖港开通芜湖—上海洋山码头点对点直航班线,架起了安徽重点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水上高速通道。2020年10月,“芜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成为我省唯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2021年,又成功开通芜湖—日本快运航线,成为省内首条外贸快航班线。
如今,作为安徽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芜湖港已成为“皖货出海”的重要大通道。
十年来,芜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好戏连台——
2019年8月,芜湖新中江桥建成通车,芜申运河(安徽段)全面建成,全线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常年通航,芜湖至上海运距相比长江缩短约118公里,打通了安徽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第二条水运主通道。
2017年底,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建成通车,拓展了芜湖市拥江发展的城市格局;2020年9月,作为商合杭高铁重要组成部分的芜湖长江三桥全面建成通车,芜湖又增添一条跨江通道,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时代”。
2021年底,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先后开通运营,成为全国首个以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为主干线路的城市,极大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质,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芜湖迈入轨道交通新时代。
2021年4月,作为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芜湖宣州机场建成通航,一年多来,已开通北京大兴、广州、佛山、成都、重庆、西安、长春、昆明、深圳、青岛、珠海、哈尔滨、三亚、厦门、海口、贵阳、沈阳等30条国内大中城市航线,通达25个城市,初步实现“北连京津冀、南通珠三角、连接西部重点城市群”的航线网络布局,促进了地方基础设施与长三角城市群等高对接及皖江区域与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的联系。
十年发展,十年巨变。如今的皖江明珠芜湖已经构筑起公、轨、水、空全方位的“大交通”发展格局,形成集公路、铁路、轨道、水运、航空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安徽向东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
(安徽日报记者 沈宫石)
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奇瑞汽车、钻石飞机、轨道交通、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走进芜湖市产业创新馆,以创新为核心、以产业为主线展陈的上百家企业470余件代表性产品组成的“创新方阵”,令人目不暇接,为之一振。
十年来,素有“长江明珠、创新名城”之称的芜湖以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扶持体系,为各类创新主体落地生根、成长壮大注入“源头活水”。
该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双突破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1.47%,建成重点研发创新平台55个,新型研发机构数占全省四分之一,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十年保持全省第一,城市创新能力居全国创新型城市第25位。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个支柱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奇瑞汽车、海螺水泥、埃夫特机器人、中电科钻石飞机、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跨座式单轨列车等一批“芜湖制造”亮相世界舞台。
强化政策引导、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芜湖市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引领效应,加快改革步伐,优化创新生态,激活创新引擎。近年来,该市规划建设面积超300万平方米的十大创新园,打造适宜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每年安排10亿元自主创新政策奖补资金,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综合运用绩效奖励、项目支持、担保贴息、研发后补助、基金投资、股权激励、创新券等多元形式,鼓励企业创新。2021年,芜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34%。
人才是第一资源。芜湖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主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集聚人才链,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2021年,该市成立全省首家人才发展集团,出台“紫云英人才计划”,制定高层次人才“一事一议”实施细则等26项配套细则,启动实施“3113”人才工程,并专门设立了一只规模5亿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以一系列含金量十足、诚意满满的人才招引政策增强城市吸引力。2021年,芜湖市共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74个、领军人才150人、高端人才1500人,吸纳3.3万名大学生在芜就业创业。
创新驱动,助力芜湖起飞。十年来,该市先后获得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一批“国字号”招牌。城市创新能力在安徽乃至长三角创新版图中的优势地位不断巩固。
2019年,芜湖市城市创新能力居全国创新型城市第29位。2020年跃升4位,跻身25强,位列长三角前十。2021年,该市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302.63亿元,并以11.6%的增速,在长三角41个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
产业升级,壮大发展新动能
今年6月1日,芜湖江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210亿元,打造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特色示范标杆,进一步提升芜湖汽车产业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十年来,芜湖持之以恒,强化产业立市,聚焦重点、着眼未来,培育主导产业,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成功培育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微电子、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现代农机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013年,芜湖航空产业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历经发展积淀,基本实现从航空整机及零部件制造、航空运输到航空培训的产业链上下游全覆盖,拥有通用整机、无人机、发动机、航电系统、航空维修等链上企业180余家,芜湖航空产业园成为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同样,芜湖机器人产业“十年磨一剑”,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200多家,年产值超300亿元,形成工业机器人本体强劲、服务机器人多元发展、关键零部件打破国外垄断、系统集成覆盖广泛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与产业发展共成长,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优质企业破蛹蝶变,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埃夫特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居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位,跻身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研发制造出第一架“安徽造”通用飞机,连续多年稳居国内同类型通用飞机出货量第一。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车辆成为全省首款出口海外的轨道交通产品。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由位于芜湖市繁昌区的安徽哈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全程参与研发生产的主火炬点亮全场,展示了3D打印技术一流水平,令业界刮目相看。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经过数年快速发展,繁昌区已集聚3D打印企业70多家,产品涉及数据软件、专用材料、整机设备、应用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工业制造、生物医疗、教育教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去年10月,长三角首座3D打印铸造全流程智能工厂启用,繁昌3D打印成为芜湖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数字时代,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推进智能制造,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道路。近年来,芜湖瞄准工业互联网“风口”,谋篇布局,精准落子。2021年3月,芜湖在全省率先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标杆示范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推动“芜湖制造”迈向“芜湖智造”。其中,该市通过培育100家标杆示范企业,锻造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开路先锋”。
去年8月,奇瑞携手卡奥斯,合作共建“海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工赋芜湖”应用场景,成为汽车行业首个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建设的奇瑞超级智联工厂将率先试点汽车行业大规模定制新模式,通过数字化制造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推动奇瑞和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升级。
目前,“海行云”已实现对汽车和离散制造的全产业链、全场景覆盖和支撑,在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领域推广应用,赋能中小企业398家,形成13个平台解决方案,成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三大“双跨”平台之一。
今年2月,“东数西算”国家工程全面启动,规划设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芜湖集群”作为全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将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一起,共筑长三角地区国家算力枢纽,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核心生产力。
芜湖正在加快构建“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协同发展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创新体系,力争把“芜湖集群”打造成为全国十大集群中的先行者和示范区。
强基提质,打造高品质城市
7月4日,在“皖江第一隧”——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地下50米深处,两台开挖直径15.07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在轰鸣声中向长江对岸掘进,构成一幅壮观的施工场景图。
芜湖雄踞八百里皖江中段,有着“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芜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芜湖市内G205国道城区段(二环路)的快速化改造无疑是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该市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韧劲,持续打造这条南北主通道,先后累计投资30亿元,对全路段实施拓宽改造和快速化改造,在所有平交道口上建成13座立交桥,把主城区的“肠梗阻”打通成为“主动脉”。
芜湖因水而兴、因港而盛,临江达海,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年来,浩浩长江见证了芜湖港发生的巨大变化——2014年,芜湖港完成吞吐量1.08亿吨,成为安徽第一个亿吨级大港;2014年至2018年,芜湖港港口集装箱量连续以每年10万标箱增幅快速增长,2019年一举突破100万标箱大关。同年,芜湖港开通芜湖—上海洋山码头点对点直航班线,架起了安徽重点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水上高速通道。2020年10月,“芜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成为我省唯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2021年,又成功开通芜湖—日本快运航线,成为省内首条外贸快航班线。
如今,作为安徽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芜湖港已成为“皖货出海”的重要大通道。
十年来,芜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好戏连台——
2019年8月,芜湖新中江桥建成通车,芜申运河(安徽段)全面建成,全线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常年通航,芜湖至上海运距相比长江缩短约118公里,打通了安徽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第二条水运主通道。
2017年底,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建成通车,拓展了芜湖市拥江发展的城市格局;2020年9月,作为商合杭高铁重要组成部分的芜湖长江三桥全面建成通车,芜湖又增添一条跨江通道,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时代”。
2021年底,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先后开通运营,成为全国首个以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为主干线路的城市,极大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质,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芜湖迈入轨道交通新时代。
2021年4月,作为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芜湖宣州机场建成通航,一年多来,已开通北京大兴、广州、佛山、成都、重庆、西安、长春、昆明、深圳、青岛、珠海、哈尔滨、三亚、厦门、海口、贵阳、沈阳等30条国内大中城市航线,通达25个城市,初步实现“北连京津冀、南通珠三角、连接西部重点城市群”的航线网络布局,促进了地方基础设施与长三角城市群等高对接及皖江区域与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的联系。
十年发展,十年巨变。如今的皖江明珠芜湖已经构筑起公、轨、水、空全方位的“大交通”发展格局,形成集公路、铁路、轨道、水运、航空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安徽向东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
(安徽日报记者 沈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