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揭牌
文章字数:681
近日,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建设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东北中心在哈尔滨揭牌成立,此举将推动提升我国粮食科技创新和盐碱地生态修复能力,为我国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开辟新路径。
国创中心的建设是袁隆平院士生前专门向国家有关部门提议,为国家耐盐水稻事业发展壮大亲自推动的重量级国家创新平台。该中心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11家单位协同共建,在全国典型盐碱地生态区设立华南、华东、西北、东北4个区域中心。预计到2030年培育出适合不同盐碱地生态区种植的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水稻新品种10-15个,在全国推广面积达1亿亩,亩产达到300公斤以上。
东北中心作为国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立足黑龙江,联动三省一区,重点开展寒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技术攻关。
“东北地区分布着5000万亩寒地盐碱地,黑龙江占1500万亩。这些盐碱地如果种上水稻,只要达到亩产300公斤基础线,就可年产稻谷45亿公斤。”国创中心副主任、东北中心主任来永才表示。
目前,东北中心通过前瞻性战略思维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了“首席科学家+试验站站长”联动配合的高效运行机制,打造了集育种、栽培、植保、信息于一体的科研创新团队,构建了资源搜集利用、技术配套集成、新品种培育的创新发展模式,审定推广了18个耐盐碱水稻品种,创新集成了盐碱地水稻提质增效、轻简节本直播、芦苇专项治理、稻田泥浆化治理等技术模式,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其中,“绥粳18”“龙稻124”“齐粳10”分别在pH8.8-9.5的盐碱地上创造了455-495公斤的高产纪录,取得了“从盐碱地上产粮”系列核心技术突破。 (董擎辉 王红蕾)
国创中心的建设是袁隆平院士生前专门向国家有关部门提议,为国家耐盐水稻事业发展壮大亲自推动的重量级国家创新平台。该中心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11家单位协同共建,在全国典型盐碱地生态区设立华南、华东、西北、东北4个区域中心。预计到2030年培育出适合不同盐碱地生态区种植的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水稻新品种10-15个,在全国推广面积达1亿亩,亩产达到300公斤以上。
东北中心作为国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立足黑龙江,联动三省一区,重点开展寒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技术攻关。
“东北地区分布着5000万亩寒地盐碱地,黑龙江占1500万亩。这些盐碱地如果种上水稻,只要达到亩产300公斤基础线,就可年产稻谷45亿公斤。”国创中心副主任、东北中心主任来永才表示。
目前,东北中心通过前瞻性战略思维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了“首席科学家+试验站站长”联动配合的高效运行机制,打造了集育种、栽培、植保、信息于一体的科研创新团队,构建了资源搜集利用、技术配套集成、新品种培育的创新发展模式,审定推广了18个耐盐碱水稻品种,创新集成了盐碱地水稻提质增效、轻简节本直播、芦苇专项治理、稻田泥浆化治理等技术模式,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其中,“绥粳18”“龙稻124”“齐粳10”分别在pH8.8-9.5的盐碱地上创造了455-495公斤的高产纪录,取得了“从盐碱地上产粮”系列核心技术突破。 (董擎辉 王红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