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09版
发布日期:
江淮大地花竞开 科普之树结硕果
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风采(1)
文章字数:6445
  

开栏语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动员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广泛参与、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质量,根据《安徽省科协关于开展2021-2025年度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和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推荐工作的通知》(皖科协普秘〔2021〕68号)精神,经各地各单位申报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省科协决定认定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等76家科普教育基地为“2021-2025年度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获得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为完善科普基础条件,健全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优化科普活动环境,充分发挥了科普示范带动作用。
  从本期开始,本报开设“基地风采”专题,对认定的部分科普教育基地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进行展示,以期充分发挥基地科普示范带头作用,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
  

高效利用乡土资源 农业科普常态化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实习记者 孟宇婷
      省文联组织参观中国稻米博物馆。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作为农业生产大省,水稻在安徽省粮食作物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提高民众对粮食作物的认知也迫在眉睫。为了推动地区经济稳步向好,增强民众对农业作物的认识,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以集文化、科教、科普、旅游四位一体的中国稻米博物馆为核心区,辐射园内“六区一带八园”,以点带面,最终带活农业园区经济发展“一盘棋”。
  立足水稻资源 打造农业宣传阵地
  中国稻米博物馆坐落于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域,由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笔题词,占地2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是国内首家、世界第六家稻米类型博物馆。漫步于馆内,金黄的稻穗随处可见,场馆以毗邻巢湖和水稻种植景观区的稻米之门为起点,以主馆南楼和尾厅北楼为主体,设有“走近稻米——带你认识水稻”、“稻米之路——从远古走来”、“稻作文化——民族的记忆”、“现代水稻生产”等四大板块。馆内有展品15000余件,运用声、光、电技术,以图片、农用具实物和部分农事活动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稻米历史和稻米科普知识。  民以食为天,为了有效扩大地区影响力,
  中国稻米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科普工作是他们当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自2016年起,中国稻米博物馆就定期组织中小学生研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各类活动,既普及了水稻的历史,又使大众对稻米知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有效推动了农业知识深入基层,使三农科普工作常态化;自建馆以来,中国稻米博物馆每年都接待近10万中小学生、各类培训学员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有力地弘扬了劳动精神,推广普及了农业科研成果。
  随着科普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开展,2017年,中国稻米博物馆获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等称号,2018年获评安徽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平均每年接待各级领导、台湾同胞和广大游客35万人次。以当地水稻种植悠久历史为基础,以稻米绿色革命为前提,以国家三农政策宣传为背景,中国稻米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创业园全面布局中做好领头作用,成为园区的农业宣传阵地,最终全面推动整个园区的协同发展。
  着眼经验推广 交流促进农业技术
  为了有效促进当地农业水平发展,实现农业技术的提高,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不仅着力建设场馆进行宣传,还在园区内建设生产基地切实进行水稻生产工作。“三农科普工作绝不能只停留在场馆宣传中,只有结合实践才能真正起到农业科普教育的效果。”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张文灿介绍道。依靠现有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在不断的技术学习与交流中实现水稻种植经验与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2021年10月,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组织召开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观摩及绿肥种植技术培训会。结合水稻生产基地的实际状况,农业业务人员与种植大户一同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探讨。
  近年来,台创园一直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项目,提升当地水稻绿色生产水平。2021年,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已建设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7个,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示范区2个,粮食生产智慧农业示范区2个,累计辐射带动面积3万亩以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各基地规范建设,把基地打造成创新孵化的‘专家试验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攻关的‘中试车间’,推广应用成熟技术模式的‘观摩平台’。”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张文灿表示,未来台创园将以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中心,着力建设绿色高效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进而探索江淮地区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高效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

   阜阳市生态乐园:
  

“旅游+科教”打造科普生态乐园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黄文静
      植物观赏区。

  欧苏文化园、大型儿童游乐园、高新农业技术园、热带植物园、精品果园、九和塔……这里不仅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魅力精彩的现代农业,还有钟灵毓秀的园林美景、惊险刺激的主题乐园。当你厌倦了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时,来到位于皖北的阜阳市生态乐园,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叶都让人驻足流连,优美的景色加上深厚的科教资源让这里成为许多游客观光、旅游、研学的人气场所。
  创新资源 夯实科教实力
  漫步在阜阳市生态乐园里,葡萄、梨、桃、石榴等特色水果缀满枝头,生机勃勃;佛肚树、加拿利海枣、盘根榕树等珍贵树木舒展枝条,吸人眼球;黑熊、棕熊、金刚鹦鹉等名贵动物热情可爱,夹道欢迎游客们的到来……据了解,阜阳市生态乐园水面110亩,土山11座,建有欧苏文化体验区、民宿风情商业区、科技农业休闲区、
  动植物观赏区、主题文化游览区、酒店会议聚集区、主题运动休闲区七大功能区。园内种植各种树木82000多棵,铺种草坪40多万平方米,建有新颖别致的大小桥梁15座,人文景观多达150多处,走进阜阳生态园,各种景观让人耳目一新,游客在观赏中陶醉,陶醉中流连忘返,身心愉悦,兴趣倍增。生态园里的动物憨态可掬,植物园中植物种类丰富,游人在玩中看,在看中学,认识许多稀有动植物,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阜阳市生态乐园充分利用园区资源,针对广大游客进行人文历史、动植物、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社科普及工作,其中欧苏文化园、高新农业技术园、爱萌乐园以及热带植物园是开展科普工作的主要阵地。“未来,园区还将继续发展,目标是要创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成为国家级科技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国现代旅游服务业新地标和景城一体样板示范项目。”乐园负责人介绍道。
  争优创先 打造科普新高地
  “草木融化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形势严峻,为了培养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大家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园区积极探索突破,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科协的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科普宣教工作贵在坚持,近年来,园区与科协、学校等多方联动,开展了科普进校园活动,带领孩子认识自然界中的一花一木,一草一树,普及给孩子“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爱护动物就是爱护自己”的环境理念,获得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在周末固定的时间段,园区还会在爱萌乐园等地区开展动物知识讲座,通过与动物零距离的接触,向游客普及动物的种类和和习性,带领他们深入了解动物世界的奥妙,即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也增强了游客对动物保护知识的了解。
  为了不断提高园区工作人员和游客的整体素质,园区聚力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普活动,倡导游客减少使用一次性垃圾袋,不随手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这不仅使园区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的改观,更使游客养成了积极主动的环保意识。而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爱耳日、世界水日等主题科普日来临之际,园区积极与市、区科协沟通配合,开展各种主题类型的科普活动,倡导群众养成健康自然的生活习惯。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安徽省环境教育基地、全球网民心中安徽最美的地方……众多殊荣加身,阜阳市生态乐园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稳步向前,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利用好珍贵的自然资源向广大市民传播正能量,倡导健康生活、爱护环境等思想,动员他们一起参与到环保运动中,聚力形成全民环保的良好社会气氛。

  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科普教育基地:
  

匠心手艺 传承千年服饰文化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黄文静
      基地的老师正在制作手工艺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代丝绸之路让华夏文明传播世界,如今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染织,服装服饰工艺技术同样引领世界时尚潮流,成为我国经久不衰的特色文化。从纺织、印染、针织到丝绸、毛巾灯芯绒……走进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科普教育基地,仿佛穿越千年,多种的纺织技艺一一重现,五花八门的文创物品吸人眼球,曾经绚烂的服饰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创新,绽放异彩。
  厚植本土 传承创新文化
  《天工开物》中写到“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可见芜湖浆染业从古至今的名气和地位。如今位于芜湖市的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科普教育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基地系统开展了“芜湖浆染”技艺方面的史料及工艺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在恢复芜湖传统染织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开发出系列手工环保染织面料、旅游文创产品,并开办手工染指技艺培训班让“芜湖浆染”传承和发扬广大。
  同时,依托单位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该基地纺织高等教育和科普资源丰富,不仅建有“安徽省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纺织面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纺织印染行业技术中心、安徽省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纺织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安徽省纺织工程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服饰文化与产业发展)等省级教科研平台,还牵头成立安徽省纺织服装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安徽省产业用纺织品创新战略联盟,以上平台和中心也为纺织科普提供优质资源。目前,基地拥有服装服饰展厅1间,实验室近3000平方米,建有从纤维原料、纺纱、织造(针织、非织和机织)、染整、服装和服饰设计、服装工程全流程实验室和拥有众多服装表演专业人才,为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依托资源 夯实科教基础
  如何让古老的纺织文化揭去历史的灰尘,焕发无限生机呢?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围绕纺织服装类科普工作,多次举办“锦绣纺服助力青年能力提升公益计划”,依托学院的师资优势,采取小班教学、工作坊传授等方式,举办春季、秋季公益培训,开设了刺绣、化妆、舞蹈、音乐、礼仪等课程和体验活动,受众人数300余人次。
  此外,该基地积极对接海内外资源,邀请日本信州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外纺织类知名院校教授举办了“纺织研究前沿综述”、“纺织行业技术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路径”等纺织知识系列讲座,不仅开设了“产业用纺织品”、“水刺加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等精品一流课程,选修课程100余人,还组织了科技部/日本JST联合设立的樱花计划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国科协双边学术交流、中日纺织复合材料学术交流等会议和活动,通过带领师生参观芜湖博物馆和徽文化博物馆,充分体验中国传统纺织文化,体会“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的悠久历史。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纺织文化,该基地依托教师工作室、纺织服装展厅,面向广大学生群体开展手包、刺绣、蜡染等手工互动体验活动,丰富多彩的纺织服饰艺术品和展品受到师生的青睐。
  宣传和普及纺织服装相关领域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国工匠精神、前沿科学研究、产业技术等任务,任重而道远,下一步,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科普教育基地将积极组织开放如纺织面料馆、纺纱染料工艺实验室、刺绣工作室、研发中心展示区等基地资源,并着力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吸引人才参与基地建设发展,同时丰富活动资源和载体,通过线上和线下多渠道,加强科普活动宣传力度,充分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传播“时尚、科技、绿色”的纺织服装产业新理念,为全面建设纺织强国提供有力的科普支撑。

   安庆科学技术馆:
 

趣味科普 在游玩中体验科技魅力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葛婷实习记者王仁搏
      安庆科学技术馆全景。

  科普长廊里,一张张图片记录着技术的发展与变迁;种类丰富的实验装置,让前来游玩的孩子们跃跃欲试;趣味科普课堂里,学生们时而观察,时而交流,感受着科学的神奇与奥秘……这里是安庆科学技术馆,这里是孩子们的科学乐园,这里坚持以趣味横生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民众科学素养。
  打造一流科普阵地
  安庆科学技术馆场地面积15333平方米,场馆面积3525平方米,展教仪器设备总计150件。馆内开设有临时展厅、多功能展厅、科普报告厅等展区。大国重器展区内,有盾构机、鲲龙-600等国家重点科技成果展示,让游客深刻体会科技强国的宏伟战略;在科普报告厅,游客可以聆听科普讲座、观看科学互动表演,参与到科学小实验中,零距离体会科学的奇妙……安庆科技馆充分利用图片、文字、实物、模型、沙盘、多媒体等多种表现形式,全面展示现代科技创新成果,让前来游玩的市民朋友在感受科技的震撼之余,丰富科学知识。
  疫情期间,安庆科技馆依旧发挥着前沿科普阵地的作用,在确保馆内游客安全参观,满意而归的同时,全方位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工作方法,聘请专业团队组织,推出VR线上游览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科技馆科普功能,扩大科普知识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据悉,线上展厅为虚拟现实影像,通过无人机、单反相机等现场取景,将科技馆鸟瞰景象、前沿科技展厅、展品以及展品科普知识点全方位、立体、真实地呈现给游客。自从有了线上展厅以后,游客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游览观看,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科技魅力,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需求。截至目前,VR线上游览访问已接近五万人次。
  同时,该科技馆积极结合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线上举办“我家的科学抗疫征文”、十一“畅想未来科幻画”等展教活动,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儿童参与,扩大了科技馆科普阵地的影响力。
  科普也能妙趣横生
  作为科技启蒙的重点阵地,安庆科学技术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次与幼儿园等机构展开合作,组织大型科普实践活动,让孩子开阔视野,了解科学的神奇。
  在馆内科技馆辅导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参观了前沿科技展厅里国之重器和尖端科技创新成果,探寻了“水流射球”,“体感游戏”,“手影高手”,“气流投篮”等常设展厅里的科普展品,每一件展品都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为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科技馆立足展厅资源,因地制宜设计展教活动,策划了一系列让家长孩子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开展趣味亲子课堂,打造温馨益智的家庭时光。“看到老师在屏幕上展示的图片了吗,这个叫乳酸菌,就是它让牛奶变成了酸奶。”在“细菌手印”科普活动中,科学老师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存在的微生物,举例告诉小朋友们哪些是有益微生物,哪些是有害微生物,通过妙趣横生的视频向他们展示手上的细菌对肠胃的危害,让小朋友意识到勤洗手、讲卫生的重要性,主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少家长纷纷留言称赞,“我的孩子以前每次饭前洗手都不情不愿,这次活动过后,孩子吃东西前都会自己主动洗手,进步特别大。”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盛赞活动成效,表示希望此类活动能够经常开展。
  不只是细菌课堂,安庆科技馆还抓住重要假日节点,敏锐结合时事热点大力开展各类科普惠民活动,如变废为宝黏土城堡、手工康乃馨、端午香囊DIY等趣味亲子活动,在动手中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在“快乐暑假,科学玩‘宜’夏”系列科普活动以及“化学魔法”等暑期科普公益课堂,共向600余名中小学生展示了化学科学实验的神奇与魅力,在丰富假期生活之余,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未来,安庆科学技术馆将继续发挥场馆优势,不断进行创新尝试,为青少年儿童搭建趣味与科普共生的活动平台,着力打造地方特色科普品牌,深入挖掘展厅展品的科学原理,围绕展品开展多元、包容、多样的科普活动,持续打造深受青少年儿童喜爱的科普阵地。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