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发展再生稻 增产又增收
文章字数:713
  “这块田里种的是一种两收再生稻,现在头茬稻正在孕穗拔节,8月中旬就能开镰。”近日,在来安县绿润家庭农场,农场主叶世兵对记者说。
  叶世兵是来安县施官镇贾龙村的种粮大户,从2015年开始,他流转了贾龙村周边1500亩土地,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作物,同时选择在部分田块里种植早茬水稻。
  2017年,来安县开始探索利用早茬稻发展一种两收再生稻。“头茬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第一次接触“一种两收”种植模式,叶世兵便动了心,他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晒种、浸种、催芽……当年4月底,秧苗整整齐齐地插进了170亩早茬稻田里。8月初,第一茬水稻开镰,亩产超过600公斤。10月底,二茬稻也开镰收割,亩产近250公斤。
  “头茬稻8月份提前上市,每斤价格比常规稻贵6分钱,1亩地按600公斤产量算即增收72元;二茬稻生长期刚好避开了虫期,不用打药,且水稻灌浆期昼夜温差大,米质更优,亩产近250公斤,能卖600多元。”两季稻销售完,叶世兵算起了账,二茬稻每亩地只需投入追肥、收割费用约80元,这样算来,种植再生稻每亩能增收600元左右。
  “产量高、米质优、风险低、效益好。种再生稻,划算!”叶世兵决定扩大再生稻种植规模。
  今年,在叶世兵的农场里,再生稻种植面积达到350亩。
  “全县约有10万亩早茬水稻,这部分稻田种一季、闲半年,非常可惜。”来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勤向记者介绍,发展一种两收再生稻,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民增收。经过几年时间推广,今年来安县再生稻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亩。
  “我们还在探索改进种植技术。”张勤说,2021年,来安县新安镇黄坝村杨阳家庭农场的6亩再生稻试验田里,头茬稻亩产700公斤、二茬稻亩产300公斤,实现了“吨粮田”。
  (安徽日报记者罗宝通讯员苗竹欣)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