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新型膜材料可实现高效低成本海水淡化
文章字数:943
  日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姜忠义、潘福生课题组和南开大学张振杰课题组研制出一种名为“共价有机框架”(COF)的新型膜材料,应用于渗透蒸发脱盐技术,可快速淡化海水,而且该方法整体综合能耗比目前已有的海水淡化技术更低。
  近年来海水淡化技术兴起了一类新的脱盐技术,即热—膜耦合脱盐技术,如渗透蒸发。该类技术既具有热法的相变过程,也具有膜法选择渗透特性,因此在能耗和脱盐性能上均表现出独特优势。
  目前,渗透蒸发技术用于脱盐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其核心技术就是膜材料的选择和制备。近年来,COF作为一种高度规整有序的框架结构高分子,有望成为新一代的脱盐膜材料。不过作为一种晶态材料,COF成膜性较差,制备超薄的COF膜是极大的挑战。
  研究团队借鉴沙堡蠕虫筑巢过程和巢穴结构,提出了解决方案。沙堡蠕虫是一种生活在海岸边的软体动物,在筑巢时会先收集附近贝壳碎片、沙砾等物质作为筑巢的原材料,而其所分泌的胶状黏液可以将碎片粘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居巢。
  团队设计制备了具有粘合作用的纳米胶带,用来粘合纳米片边缝,把单片的纳米片拼接起来,从而使单片纳米片的面积增大,形成完整而牢固的结构,膜的整体质量也更高。
  制备带电COF材料也是一个挑战。研究团队刻意设计了含有吡啶官能团的构筑单体,吡啶官能团非常容易与酸结合进行质子化,使COF材料带正电。因此通过简单的酸处理,就可以得到带正电的纳米胶带,而且质子化程度、强度都非常高。纳米片和纳米胶带正负电中和,从而得到中性、稳定的COF膜。
  用这种方法制备的COF膜用于渗透蒸发脱盐,处理重量百分比为3.5的氯化钠水溶液,水通量可达每小时267千克/平方米,为市面上传统高分子膜4—10倍,脱盐率达99.9%。同时,COF膜表现出良好的抗污染能力和长期稳定性,盐浓度适用范围广,展现出很强的适用性。
  将COF膜用于渗透蒸发海水淡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COF膜潜在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阔。由于COF膜的强筛分性能和有机材料特性,还有望在清洁能源生产、二氧化碳减排等领域得到应用。
  “团队致力于探索宏量、绿色制备COF的工艺,现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张振杰介绍,无需加入有毒的低沸点有机溶剂,只采用熔融聚合工艺就可以制备COF。使用这种工艺无需处理危废,降低了成本,同时产率高,目前已经实现了千克级的绿色合成,成本降低到每克1元以下,接近工业化生产成本要求。 (陈曦)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