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文章字数:4950
(上接一版)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创新平台,安徽在量子通信、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
与2020年8月相比,安徽创新馆里征集到的最新科创成果,已从1500多件增加到1800多件。其中300多件在国内国际属于领先水平。近两年来,由安徽创新馆促成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金额近400亿元。
创新驱动,让发展有了新动能。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异军突起,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1万亿元,以“芯屏器合”(芯片、显示屏、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为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2021年,安徽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500多家,总数超过1.1万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1%。
安徽是农业大省。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嘱托:“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16年4月25日,在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要求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
“抓创新,我理解,不只是针对高新技术产业,而是要让创新成为引领各个产业和领域发展的第一动力。”站在小岗村的高标准农田旁,凤阳县委书记朱林说,“‘三农’要向好,同样要靠科技强农。”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听后频频点头。
就是这个地方,2016年4月25日下午,程夕兵正在地里查看小麦,一抬头,就见习近平总书记从田埂走来。“没想到总书记走到田间地头,这么关心我们农民。他问我端午节能收吗?收下来再种什么?我一听就知道总书记是行家。”座谈会上,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程夕兵难掩激动:“可说到我们心坎上了。”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安徽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的“两强一增”行动。程夕兵办起了农机大院,水里有插秧机,地里跑收割机,天上有无人机,在外务工的女婿也被他叫回来,成为“新农人”。
2021年,安徽经济总量首次站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同时,粮食总产量达817.5亿斤,居全国第四,占全国增量的5.1%,创下历史新高,实现“十八连丰”。
“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安徽以科技创新为新动能,狠抓三次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奋起直追。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顺势而上
马鞍山市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因钢而设、因钢而兴。马钢是这座城市的亮丽名片。
正在检查下线钢材的马钢特钢公司棒材分厂作业长宛佳旺,清晰记得2020年8月19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钢的场景。当时,马钢和位于上海的宝武集团刚完成战略重组。“那天很热,温度都快40摄氏度了。总书记鼓励我们,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能够把握机遇、顺势而上,和长三角有机衔接,进一步发展壮大。大家听了热血沸腾,对打造世界级钢铁企业信心十足。”宛佳旺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那句话:“机遇就在你们手里。”
原料、烧结、焦化、高炉……走进马钢智园,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现场生产画面,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有条不紊地下达各种指令;从原料运输到铁水生成的所有工序产线,都实现了全覆盖、互联互通。
“把握机遇、顺势而上”这几个大字,不只书写在马钢厂区,也激荡在安徽干部群众的心间。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要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从中部崛起战略到长江经济带发展,从“一带一路”建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站上前所未有的发展位势。
与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实现联通链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展示交易服务中心、芜马江海联运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实施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19项,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安徽认识到,贯彻落实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抓住了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主动靠上去,积极融进去。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上海3区、江苏3市、浙江2市分别与安徽8个地市“一帮一牵手”。方案公布第三天,安徽阜阳市党政代表团就赶赴苏州落实合作帮扶对接;一个月后,安徽六安市与上海市松江区完成了结对合作帮扶的“云签约”仪式……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安徽来说,更深刻的变化在于确立新坐标、树立新标杆。
“过去一讲市场,我们习惯于盯着本省、本区。现在,我们发现了长三角市场、国内国际大市场。”刚刚入驻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的一名企业负责人说。
“过去,我们习惯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总觉得进步不小。现在,与沪苏浙一比,差距太大了。”安徽许多干部感叹。
改变工作作风,改善营商环境,成为安徽“刀刃向内”、追赶先进的突破口。
对接沪苏浙相关机制和营商环境,学习并推出改革创新政策和举措548项;推动全面提升18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2021年,安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增速居长三角地区第一。
安徽正把握机遇、顺势而上,努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安徽作为、贡献安徽力量。
让“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早日重现
安徽阜南县王家坝闸,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驻足远眺,13孔闸门一字排开,河水波澜不惊。
“目前,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引江济淮、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河道整治等在建工程正加快推进。”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杨锋介绍。
2020年8月18日至19日,从淮河之滨、长江岸线到巢湖堤坝,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酷暑,辗转奔波,考察调研防汛救灾和治河治江治湖。
习近平总书记在王家坝闸要求,“要把70年来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的治淮方案。”
在蒙洼蓄洪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个是治污,一个是治岸,一个是治渔。长江禁渔是件大事,关系30多万渔民的生计,代价不小,但比起全流域的生态保护还是值得的。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搞没了。”“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
在巢湖大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定位和规划,防止被侵占蚕食,保护好生态湿地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
安徽的“治水”由此进一步加大力度。“十四五”时期,安徽将建设完成十大重点水利工程,新开工建设十大重大水利工程,总投入超过2000亿元。其中包括治淮工程3项、长江干流治理工程3项。目前,十大重点水利工程均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72.73亿元。
在阜南,适应性农业新路正现:蓄洪区里,杞柳拂摆,深水养鱼,浅水种藕,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
正在向游客讲解“庄台故事”的王今桂,是阜南县曹集镇利民村村民。他经常回忆2020年8月18日那天的场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庄台,希望乡亲们自力更生,继续努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书记这么惦记,我们更要自力更生。庄台上的24户人家正在逐步迁出,这里准备开发乡村旅游。”
马鞍山为4823个入江排污口上了“云端户口”,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和渔民退捕转产。全面落实有工作、有住房、有学上、有社保,让1万多渔民上岸后稳得住、能致富。为了彻底治污、治岸,去年4月,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功获批EOD(绿色生态办公区)模式试点,开启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3年前上岸的渔民陈兰香,住进了市区的楼房,成为“三姑娘劳务公司”的法人代表,丈夫成为禁渔巡逻队队员。闲暇时,陈兰香与丈夫常到长江边散步,“生态越来越好了,前阵子还见到了江豚!”
巢湖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也成效显著。监测数据显示,现在,巢湖全湖平均水质由2015年劣Ⅴ类转为Ⅳ类,巢湖湿地资源记录的植物,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275种。
守护绿水青山,既要主动作为,也要改革创新。新安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10年,实施生态保护补偿项目325个,拒绝污染项目190多个;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20%;全面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1年,无论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还是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安徽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与此同时,安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实现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让民生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
5月25日,安徽启动“暖民心行动方案”,涉及就业促进、老年助餐服务、健康口腔、安心托幼、便民停车等10个方面——这是安徽省委和省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2016年在安徽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问题矛盾增多的情况下,尤其要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增强民生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尤其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总书记的要求一一落实好。”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张冬云说。
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汪能保还记得,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拿起桌上红色的扶贫本,一边看一边仔细询问家里的情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老区人民养育了我们。’总书记的话说得朴实,村里的乡亲们都很感动。”当年的大湾村第一书记、现在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余静介绍,大湾村现已建起4000余亩茶园,群众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同时引进茶旅企业,带动400余户茶农持续增收。
用全部精力让老百姓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去年底,安徽开展“大接访”行动,要求接访不走过场,写信要真管用。第一个月,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深入16个市乡镇、街道、农场、学校,公开接访收取群众信访事项6695件,解决了许多积压多年的难题。在今年初推出的20件民生工程基础上,精心谋划暖心行动,以“小切口”入手,办好群众天天有感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牵肠挂肚的关键小事,抓一件成一件。
红亮箱包有限公司,是阜南县一家帮助蓄洪区群众家门口就业的小微扶贫企业。王家坝闸泄洪不久,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了解阜南县开展就业扶贫和防止因灾致贫返贫情况。“总书记问得可细了,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公司负责人王恒亮递过来一份刚签的订单合同,“这两年,在政府帮扶下,生产线增加了两条。瞧!这是给国外客户加工的包。”
安徽以最有力的措施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3000个脱贫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到44.42万元,比2020年增长31.3%;2021年以来配套出台47项政策文件,从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等方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脱贫户汪能保住进了二层新楼房,乡里有了县域医共体,前不久汪能保患了大病,“足不出乡”治好了病,农村医保还报销了大半费用。74岁的他,还在为村里忙前忙后,“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更要好好干。”
从当年大包干的“红手印”,到土地确权颁证的“红本本”,再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分红利”,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实现的是小岗百姓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
潮涌江淮,奋楫扬帆。今天的安徽,正踏上发展的新航程。按照总书记指引,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勇争先、攻坚克难,一个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蓝图,正在江淮儿女的共同奋斗中,化为一个个生动实践……
(人民日报记者 吴焰 游仪 田先进)
与2020年8月相比,安徽创新馆里征集到的最新科创成果,已从1500多件增加到1800多件。其中300多件在国内国际属于领先水平。近两年来,由安徽创新馆促成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金额近400亿元。
创新驱动,让发展有了新动能。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异军突起,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1万亿元,以“芯屏器合”(芯片、显示屏、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为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2021年,安徽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500多家,总数超过1.1万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1%。
安徽是农业大省。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嘱托:“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16年4月25日,在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要求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
“抓创新,我理解,不只是针对高新技术产业,而是要让创新成为引领各个产业和领域发展的第一动力。”站在小岗村的高标准农田旁,凤阳县委书记朱林说,“‘三农’要向好,同样要靠科技强农。”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听后频频点头。
就是这个地方,2016年4月25日下午,程夕兵正在地里查看小麦,一抬头,就见习近平总书记从田埂走来。“没想到总书记走到田间地头,这么关心我们农民。他问我端午节能收吗?收下来再种什么?我一听就知道总书记是行家。”座谈会上,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程夕兵难掩激动:“可说到我们心坎上了。”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安徽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的“两强一增”行动。程夕兵办起了农机大院,水里有插秧机,地里跑收割机,天上有无人机,在外务工的女婿也被他叫回来,成为“新农人”。
2021年,安徽经济总量首次站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同时,粮食总产量达817.5亿斤,居全国第四,占全国增量的5.1%,创下历史新高,实现“十八连丰”。
“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安徽以科技创新为新动能,狠抓三次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奋起直追。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顺势而上
马鞍山市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因钢而设、因钢而兴。马钢是这座城市的亮丽名片。
正在检查下线钢材的马钢特钢公司棒材分厂作业长宛佳旺,清晰记得2020年8月19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钢的场景。当时,马钢和位于上海的宝武集团刚完成战略重组。“那天很热,温度都快40摄氏度了。总书记鼓励我们,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能够把握机遇、顺势而上,和长三角有机衔接,进一步发展壮大。大家听了热血沸腾,对打造世界级钢铁企业信心十足。”宛佳旺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那句话:“机遇就在你们手里。”
原料、烧结、焦化、高炉……走进马钢智园,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现场生产画面,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有条不紊地下达各种指令;从原料运输到铁水生成的所有工序产线,都实现了全覆盖、互联互通。
“把握机遇、顺势而上”这几个大字,不只书写在马钢厂区,也激荡在安徽干部群众的心间。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要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从中部崛起战略到长江经济带发展,从“一带一路”建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站上前所未有的发展位势。
与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实现联通链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展示交易服务中心、芜马江海联运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实施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19项,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安徽认识到,贯彻落实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抓住了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主动靠上去,积极融进去。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上海3区、江苏3市、浙江2市分别与安徽8个地市“一帮一牵手”。方案公布第三天,安徽阜阳市党政代表团就赶赴苏州落实合作帮扶对接;一个月后,安徽六安市与上海市松江区完成了结对合作帮扶的“云签约”仪式……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安徽来说,更深刻的变化在于确立新坐标、树立新标杆。
“过去一讲市场,我们习惯于盯着本省、本区。现在,我们发现了长三角市场、国内国际大市场。”刚刚入驻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的一名企业负责人说。
“过去,我们习惯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总觉得进步不小。现在,与沪苏浙一比,差距太大了。”安徽许多干部感叹。
改变工作作风,改善营商环境,成为安徽“刀刃向内”、追赶先进的突破口。
对接沪苏浙相关机制和营商环境,学习并推出改革创新政策和举措548项;推动全面提升18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2021年,安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增速居长三角地区第一。
安徽正把握机遇、顺势而上,努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安徽作为、贡献安徽力量。
让“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早日重现
安徽阜南县王家坝闸,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驻足远眺,13孔闸门一字排开,河水波澜不惊。
“目前,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引江济淮、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河道整治等在建工程正加快推进。”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杨锋介绍。
2020年8月18日至19日,从淮河之滨、长江岸线到巢湖堤坝,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酷暑,辗转奔波,考察调研防汛救灾和治河治江治湖。
习近平总书记在王家坝闸要求,“要把70年来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的治淮方案。”
在蒙洼蓄洪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个是治污,一个是治岸,一个是治渔。长江禁渔是件大事,关系30多万渔民的生计,代价不小,但比起全流域的生态保护还是值得的。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搞没了。”“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
在巢湖大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定位和规划,防止被侵占蚕食,保护好生态湿地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
安徽的“治水”由此进一步加大力度。“十四五”时期,安徽将建设完成十大重点水利工程,新开工建设十大重大水利工程,总投入超过2000亿元。其中包括治淮工程3项、长江干流治理工程3项。目前,十大重点水利工程均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72.73亿元。
在阜南,适应性农业新路正现:蓄洪区里,杞柳拂摆,深水养鱼,浅水种藕,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
正在向游客讲解“庄台故事”的王今桂,是阜南县曹集镇利民村村民。他经常回忆2020年8月18日那天的场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庄台,希望乡亲们自力更生,继续努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书记这么惦记,我们更要自力更生。庄台上的24户人家正在逐步迁出,这里准备开发乡村旅游。”
马鞍山为4823个入江排污口上了“云端户口”,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和渔民退捕转产。全面落实有工作、有住房、有学上、有社保,让1万多渔民上岸后稳得住、能致富。为了彻底治污、治岸,去年4月,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功获批EOD(绿色生态办公区)模式试点,开启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3年前上岸的渔民陈兰香,住进了市区的楼房,成为“三姑娘劳务公司”的法人代表,丈夫成为禁渔巡逻队队员。闲暇时,陈兰香与丈夫常到长江边散步,“生态越来越好了,前阵子还见到了江豚!”
巢湖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也成效显著。监测数据显示,现在,巢湖全湖平均水质由2015年劣Ⅴ类转为Ⅳ类,巢湖湿地资源记录的植物,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275种。
守护绿水青山,既要主动作为,也要改革创新。新安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10年,实施生态保护补偿项目325个,拒绝污染项目190多个;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20%;全面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1年,无论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还是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安徽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与此同时,安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实现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让民生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
5月25日,安徽启动“暖民心行动方案”,涉及就业促进、老年助餐服务、健康口腔、安心托幼、便民停车等10个方面——这是安徽省委和省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2016年在安徽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问题矛盾增多的情况下,尤其要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增强民生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尤其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总书记的要求一一落实好。”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张冬云说。
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汪能保还记得,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拿起桌上红色的扶贫本,一边看一边仔细询问家里的情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老区人民养育了我们。’总书记的话说得朴实,村里的乡亲们都很感动。”当年的大湾村第一书记、现在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余静介绍,大湾村现已建起4000余亩茶园,群众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同时引进茶旅企业,带动400余户茶农持续增收。
用全部精力让老百姓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去年底,安徽开展“大接访”行动,要求接访不走过场,写信要真管用。第一个月,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深入16个市乡镇、街道、农场、学校,公开接访收取群众信访事项6695件,解决了许多积压多年的难题。在今年初推出的20件民生工程基础上,精心谋划暖心行动,以“小切口”入手,办好群众天天有感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牵肠挂肚的关键小事,抓一件成一件。
红亮箱包有限公司,是阜南县一家帮助蓄洪区群众家门口就业的小微扶贫企业。王家坝闸泄洪不久,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了解阜南县开展就业扶贫和防止因灾致贫返贫情况。“总书记问得可细了,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公司负责人王恒亮递过来一份刚签的订单合同,“这两年,在政府帮扶下,生产线增加了两条。瞧!这是给国外客户加工的包。”
安徽以最有力的措施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3000个脱贫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到44.42万元,比2020年增长31.3%;2021年以来配套出台47项政策文件,从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等方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脱贫户汪能保住进了二层新楼房,乡里有了县域医共体,前不久汪能保患了大病,“足不出乡”治好了病,农村医保还报销了大半费用。74岁的他,还在为村里忙前忙后,“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更要好好干。”
从当年大包干的“红手印”,到土地确权颁证的“红本本”,再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分红利”,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实现的是小岗百姓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
潮涌江淮,奋楫扬帆。今天的安徽,正踏上发展的新航程。按照总书记指引,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勇争先、攻坚克难,一个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蓝图,正在江淮儿女的共同奋斗中,化为一个个生动实践……
(人民日报记者 吴焰 游仪 田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