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性筑牢文化根基,守正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一方面我们要坚守“魂脉”,就是灵魂与核心,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得我们创造的文化始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解决一个个文化难题,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扎根“根脉”,就是本源与根本,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标记和形象,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扎根我们丰厚的中华文化沃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现代文明的精神内涵融会贯通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包含了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为发展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方向指引,向世界又一次展现了中国智慧。
以人民性坚守文化立场,凝心铸魂。习近平文化思想清晰地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发展为了谁、文化发展依靠谁、文化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三个坚持”。第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其中美好生活就包括精神文化生活,为了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高品质、个性化,就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科学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与文化创新的主体,能够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步。唯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第三始终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回答了“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我们在文化领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成果归根结底都是要反映在人民群众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体现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上,真正做到把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系统性谋划文化建设,着眼全局。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系统观念,通过大格局的思考、对战略全局的谋划、全体性推动建设,真正把这伟大理论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对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引。其思想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这一现实形势之中,同时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放置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中进行系统性的统筹规划。从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重大命题,从“两个结合”“五个方面”到“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这一系列总体谋划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影响力等重大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的整体性思考,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以开放性回答世界之问,胸怀天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突出特征就是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国际视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等重大论断,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维护文明多样性。中华民族的文明历程其实也是不断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相互碰撞、交流直至互相取长补短以获得更大发展的历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就是包容性,唯有开放包容才能将中华文明不断继承发扬下去,成为令世界瞩目的独特文明。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开放性为想坚持自身文化主体性、又想谋求文化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而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既立足国内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又重视国内国际联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既要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也要兼济天下,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既要造福中国人民,又要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