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完整准确理解把握军队好干部标准,把这一标准全面落实到干部工作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鲜明地指出用人导向是旗帜、是标杆,能否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事关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事关人心向背。本文从选人用人的重要意义、如何选人、如何用人三个方面阐明了选人用人对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领悟选人用人内在逻辑,廓清思想认识
(一)选人用人之道,左右事业兴衰
孟子云:“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也。”古今中外,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系到战争之胜败、国运之兴衰、政权之存亡。治国之要,首在用人,选择大于培养。用人,是政治的核心问题。所谓“用人之道”,其实也就两个问题,一是用什么人,二是怎么用。用什么样的干部,怎样用干部,各级干部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工作的优劣、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影响国家前途命运。
(二)选人用人之法,关乎道路方向
选什么人、培养什么人,无外乎“选育用留优”,选人是一切的开始。选对人,不是选最好的,而是要选最合适的,要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融入到社会发展中去。选人的背后是正确的观念,技能和经验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认同感,不仅体现其团队文化、目标规划,也反映其肯定个人社会价值方式和途径,对个人与团队的契合度,合作的力量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人用人关乎部队发展的道路方向。
(三)选人用人之要,重在鲜明导向
坚持以需育人、以事磨人,树立清晰选人用人的导向。发挥身边榜样的带动作用,用心而非用力,我们始终要坚持“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短板,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发挥他们的优点,同时帮助他们弥补不足,不能绝对化地以才德选人,还要关注更多方面的特质量材为用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鼓励,有利于部队的凝心聚力。反之,用错了一个或几个干部,就好比从源头上造成生态破坏,对事业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
二、改进知事识人方式,科学甄选使用
(一)统筹兼顾选育管用,坚持动态选才
干部走向成熟,必然要经历一定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以简单的“搭台子”、“给位子”,突击式、运动式提拔来替代。要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着眼长远发展,着力构建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环环相扣又统筹推进的全链条机制。持续甄选,放眼各岗位战位,经常性、近距离、全方位、立体式了解,“见事见人”考察干部能力素质;重视培育,敢于给平台压担子,让干部在重要岗位上、艰苦环境中磨砺品质、增长才干;从严管理,教育引导干部强化自我修炼,坚定信仰、完善人格;大胆使用,结合岗位需求,量才使用、人尽其才。
(二)破除论资排辈思维,不拘一格选才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资质区分,量材为用,人的才能大小是不同的,很多年轻干部有干劲有思路有想法,是可以好好培养委以重任的。但现实中,我们一些单位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习惯于论资排辈、按部就班,不论工作能力,不看发展潜力,一味搞平衡、求稳妥。年轻干部受到人为压制,发展成才机会缺失,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干部队伍“失血”。不要蒙着眼睛去用人,盲目地把人才放在了错误的位置,要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着眼全局把握“精准”。保持干部队伍结构均衡,在选人用人上既要确立“谁有本事谁上”、“谁有潜力谁上”的观念,打破“平衡照顾”、“论资排辈”的思维定势,又要厘清用人标准和条件的主次关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干部的年龄、层次和经历,合理任用各年龄段的干部,保持一定比例的年轻干部。对于思想成熟、能力突出的干部可以选优用优“小步快走”,大胆破格使用,形成一个比学赶超的氛围。
(三)摒弃任人唯亲陋规,拓宽视野选才
纵观古今,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围绕用人问题,是如何处理亲疏关系的,是任人唯亲还是举贤不避亲,有成有败、有得有失。坚持实干导向、实绩依据,全面拓宽视野选才用才,科学探索岗位匹配度,最大化发挥干部发展潜力。现实中,一些单位在选人用人上“只靠少数人选人,只在少数人中选人”,选熟弃生、轻视外围,选近弃远、只重身边,造成“近亲繁殖”、任人唯亲,甚至出现拉帮结派,搭“小班子”、用人围着“山头转”等怪现象。俗话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奇才”。选才用人要拓宽视野,坚决防止和克服以个人亲疏好恶划线,要放眼各个领域、放眼基层一线、放眼艰苦岗位,千方百计发现人才,出以公心举荐人才,使各类人才汇聚涌现,人尽其才、各尽其用。
三、明晰用人标尺,树立正确导向
(一)要树起重品行的“旗帜”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等用人原则,是我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坚持干部选用把“德”放在优先位置考虑,着力把德考“实”、考“准”,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选用正派实干的干部,让坚守正道的风气浓起来;选用襟怀坦荡的干部,让同志关系纯洁起来;选用恪守规矩的干部,让规则法纪立起来;选用刚正不阿的干部,让歪风邪气刮不起来。通过树起重品行的“旗帜”,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指引干部积极进取,激励干部创业豪情。
(二)要立起重实干的“标杆”
坚持崇尚实干、求真务实的干部选用原则。把“能不能干事、会不会干事、愿不愿干事”作为衡量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使干部看到只要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组织上是不会埋没的。要给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搭“台子”、递“梯子”,予以成长历练的台阶、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艰苦环境中磨砺品质、增长才干;要给敢抓敢管、敢闯敢试的干部“保驾护航”“减负降压”,建立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看待其缺点不足和挫折失误,让他们不至于“因公负伤”而产生失望情绪。
(三)要亮出重公论的“名牌”
一段时间内,某些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大搞以人划线、任人唯亲、结党营私,让一些资质平庸、投机取巧的干部上了位,让一部分真干事、干实事的干部寒了心,严重透支群众对党和军队的信任。“公认才有公信”。要改变干部任用中的神秘倾向,健全规范干部任用机制,增加干部任用的透明度,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变“伯乐相马”为“赛场竞马”,杜绝用人上的“一言堂”。坚持“以事择人、优中选优”,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民意,形成“干部行不行,群众公论定”的工作格局,让优秀的干部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作者单位:某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