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头”链接“工尾”

——农业产业链上寻找更多增值空间

字数:953 2024年08月07日 乡村振兴
  太阳升起,天长市禾硕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夜轰鸣的机器却停止了作业。
  进入7月,为了避开白天用电高峰,禾硕米业夜间23点开工,第二天早上8点下班,公司负责人施天宝便过上了昼夜颠倒的生活。
  “我们每年加工稻谷5万吨,六成多采购自永丰镇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三成多采购于农户。生产的大米主要运输销往浙江、广东、海南等地,通过电商可销往全国各地。”施天宝说。
  如此大的稻米产量,如何保证质量?禾硕米业采购了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大米色选机,根据大米光学特性的差异,利用光电技术将大米中的异色颗粒自动分拣出来,从而达到提升大米品质,去除杂质的效果。
  “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前公司需要四五十个工人,现在只需不到30个工人。”施天宝说,天长大米品质优、口感好,在全国享有良好口碑。公司向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下订单”,通过提高收购价格,引导他们种植优良品种。比如韵农丝苗、又香优龙丝苗等大米的收购价,比普通大米每斤高出0.2元。
  “农头”链接“工尾”,一产融合二产,让农业从纯农产品种植延伸到产业领域,在农业产业链的节点上寻找到更多的增值空间。
  “从前,芡实只有初加工,种芡实、卖芡实。现在,我们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芡实露、芡实果糕等产品,实现芡实深加工,进一步延伸芡实产业链,提升芡实附加值。”邵美林介绍,合作社历经4年,自主研发设备,推出芡实脆饼产品,从调糊、制饼到油炸、包装,实现了一体化生产,年产值达千万元。
  近年来,白塔湖莲藕芡实合作社组织农副产品的线上线下推广活动,与各大电商平台、实体店铺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积极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向全国网友推介芡实的品牌形象。
  “从种植到加工,从流通到销售,芡实产业形成了闭环。我们不仅把芡实从水里直接送到了消费者的餐桌上,还把芡实做成了酒、露、果饮、糕等十几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邵美林说,合作社现有农户50多户,每年帮助每个农户创收2万多元。
  产业兴,农村富。三元村境内现有工业企业3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除了大米和芡实,三元村根据农业结构特点和种植传统,围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思路,还因地制宜发展蓝莓、樱桃等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正在扩建的圣丰蓝莓饮料生产线项目,投产后达到日产10万瓶蓝莓等果品饮料规模,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 (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