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一脉冲星处于罕见双中子星系统中

字数:680 2024年08月07日 科技动态
  笔者8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以下简称新疆天文台)获悉,科研人员在使用中国天眼(FAST)进行为期2.4年32次的测时观测后发现,脉冲星PSRJ1846-0513处于罕见的双中子星系统中,其在进一步揭示脉冲星形成过程、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等方面具有极高价值。研究成果近期正式发表于《天体物理学快报》。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约4000颗脉冲星,其中10%属于双星系统,伴星类型有中子星、白矮星、恒星和行星等。伴星是中子星的双星系统非常罕见,所占比例不到脉冲星星族的1%。这样的系统其前身星是两颗均为8倍太阳质量以上30倍太阳质量以下的大质量恒星,经历两次超新星爆发,才形成双中子星系统。
  新疆天文台与新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赵德在导师王娜研究员、袁建平研究员的指导下,对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CRAFTS)发现的脉冲星PSRJ1846-0513进行了测时研究。科研人员通过分析测时数据,测得该系统的近星点进动速率,并估算出该系统的总质量。运用质量函数,给出脉冲星及其伴星质量范围,从而判断出它是一个双中子星系统。
  处于双星系统中的这颗脉冲星,其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轨道半长轴投影为4.756光秒(大约0.0095天文单位),轨道周期为0.61天,偏心率为0.208。该脉冲星的伴星质量大于或等于太阳质量的1.28倍,是一颗中子星,系统总质量为太阳质量的2.63倍。科研人员探测到相对论效应所产生的近星点进动是水星近日点进动速率的57倍。
  未来科研人员将继续观测,以进一步提高近星点进动测量精度,结合可能探测到的其他相对论效应,以减小脉冲星及其伴星的质量测量误差。通过模拟数据显示,在接下来4年的测时观测中将有可能探测到爱因斯坦延迟(引力红移和时间变慢的共同效应)。 (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