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杨舟平
大约2000年之前,你若走进关中平原或者关中山区的农村,随处可见的民居大都是半边盖的房子,关中人叫厦房,这便是陕西八大怪之首“房子半边盖”,这是在其它地方看不到的一种独特现象,是关中农村一大景观。民间有一种说法,关中的文化生活在农村,农村的民俗生活在房子。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作为安身立命之所,房子对于关中人的意义非同一般。
从关中人的先祖半坡人的山洞穴居,到后来的窑洞居住,再到后来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人们伐木做椽,夯土筑墙,住进了厦房,再到如今的平房、楼房,可见关中人对住房的追求从没停歇过。
传统关中民居的院落进门有一道叫照壁的墙,往里左右都是半边盖的房子,是半个“人”字型结构,称厦房,因位置靠边又叫偏房,一般各为三间半房,上首位置厦房的半间做厨房,对面半间的房子做柴房,其余房间住人。厦房单面淌水,房檐对着房檐,又叫“对面厦子”,远远看去,像两个老熟人见面弯腰问候的姿势,体现着礼制的氛围;最里面的一座房一般由老人或长辈居住,叫上房,建筑结构有别于半边盖的厦房,通常叫大房,一般为三间半,“人”字型结构,靠边的半间为走向后院的通道,住人的房间一般都采有木楼,又叫做“楼房”,因位置靠后,就叫做“后楼房”。有道是:“有钱住北方,避风又向阳”,就是指这种坐北朝南的“上房”。家家户户的厕所在屋子的最后面,所以老关中人至今把厕所叫“后院”。如果院子较大,主人经济状况较好,在前院还要盖一座房,一般是三间半甚至五间,上首位置的半间做门道,其余做房子,这座房的后背与前院落平齐,因为后背朝外,房檐朝内,就像一个人背向外倒坐着一样,所以叫“倒坐厦子”或简称“倒坐”,也是半边盖的房子。如果面临街市,这座房一般又建成“人”字型结构的两面淌水的大房。院落前的这座房不论是倒坐厦子还是大房,除过门道外,留下住人的房子一般都隔扎成“一明两暗”:明间做客厅,暗间做卧室,所以这座房又叫“前厅房”,这种格局的四合院是关中民居的主流,也就是老关中人所说的“前厅房,后楼房,对面厦子加柴房”。这显然与老北京四合院四面都是“人”字型结构的大房明显不同。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嘉轩、鹿子霖两家就是典型的老关中民居布局,白鹿原上可见很多半边盖的房子院落。
当然,能盖起四合院的都是中等以上人家,家境稍欠些的也有盖“三合院”的,只是没有后面院子的上房也即“楼房”。但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大多是对面厦房或单面厦房、周围用土墙围住、前面院子围墙靠上首位置修一砖土木结构门楼的院落。平原地区一般是“墙相连,房相隔”,也就是说,两个相邻的“厦房”共用一面墙,叫“伙墙”或“借墙”,不仅可以节约建材,居住的舒适性也提高了,特别在寒冷的冬天将外墙变为内墙,室内保温性就提高了。另外也可看出,老关中聚族而居,和睦邻里就显得很重要。
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13朝帝都所在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但天气干燥、风沙较大,自然资源相对紧张,作为盖房子的主要建材木料并不是很宽裕,半边盖的房子最大优点是节省木料、节约建房工时,就地采用黄土,经济实惠。再说房子光线充足,防御性好,缺点是通风不畅,但毕竟利大于弊。有歌谣唱道:“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时运来。”
老关中人很讲究风水,有句老话“肥水不流外人田”,关中历来缺水,而半边盖的房子房檐朝内,雨水都能留到自家院子,各家又有独立的排水渠道——水眼,这样财气不会外泄,也不会因流水问题发生邻里纠纷。
当然,还有厦房带窑的院落,这主要分布在关中浅山区和山区一带。现在关中农村这种半边盖的所有院落已基本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砖块等堆砌的平房和楼房。
老关中院落,虽然是生产力低下的产物,但我们却看到了先人们的历史和人文,聪明和智慧。美观实用而又富有地域特色的陕西八大怪之一—房子半边盖,这也是老关中的魂,是挥之不去的乡愁,是老关中的根脉所在。